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晨会-211213.pdf
大小:82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晨会-211213(2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晨会-211213(27页).pdf(2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A股策略聚焦20211212—增量资金接力,蓝筹行情延续投资策略|中央稳增长的政策定调和未来的政策合力将推动经济恢复超预期,密集的政策落地和数据披露将明显提振市场信心,宽裕的市场流动性支持增量资金接力,机构资金主导的跨年蓝筹行情预计将延续数月。

首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定调明确稳增长,以应对经济运行的“三重压力”叠加;结构政策将再平衡,更注重短期压力与中期目标协调;同时,政策更强调执行,未来的政策合力料将推动经济恢复超预期。

其次,逐步披露的经济数据整体显示四季度经济增长韧性较强,同时,政策缓解地产焦虑,货币政策密集落地,后续信用修复将持续数个季度,市场风险偏好将持续提升。

最后,宏观流动性依然宽裕,市场流动性极其充裕,人民币资产相对吸引力依然很强,北向资金将维持持续净流入的态势,国内机构和跨年理财资金再配置将形成增量资金接力,并带动存量资金调仓,市场对低位蓝筹的共识将进一步强化。

市场结构上的高低切换仍将继续,配置上依然建议坚定围绕“三个低位”布局,把握持续数月的跨年蓝筹行情。

▍政策沙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总量政策稳字当头,结构政策重回平衡政策研究|2021年12月8-10日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总量政策与结构政策或将进一步重构。

总量政策方面,三重压力叠加下需“稳字当头”:1)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量价工具做好储备以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2)积极的财政政策注重提升效能,严控隐性债务与适度超前建设下,基建投资或保持稳定;3)“房住不炒”与“因城施策”相结合,地产政策或走向“托而不举”。

结构政策方面,进入新发展阶段后需注意“再平衡”:1)科技创新仍要扎实推进,“专精特新”被认为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在发展中促进公平,共同富裕预期更加稳定,抓手更加清晰;3)反垄断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初见成效,将更加注重与保障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平衡,为资本设置“红绿灯”;4)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国家安全观,重点防范化解农业、资源、金融等诸多风险;5)坚持能源结构双轮驱动、先立后破,考核指标科学转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学习体会—会议定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五个“正确认识”厘清发展思路宏观经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充分肯定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但同时指出了经济面临的压力和问题,提出“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因此在政策定调上,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并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此次会议的特别之处在于强调了五个“正确认识”,包括共同富裕、反垄断、初级产品安全保障、化解风险、双碳等。

五个“正确认识”,是对中长期战略部署中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厘清,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正确引导市场预期。

▍银行业关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点评—经济稳增长,银行稳信心银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的部署下,预计稳增长宏观政策将在年底年初前置发力。

对于银行投资,宏观政策定调友好、房企个案平稳处置,前期压制板块表现的经济景气和资产质量悲观预期有望逐步改善,建议积极关注配置价值。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逆周期调节和双碳发展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指出,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有机结合;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考核,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政策指引的方向,有利于推动电源、电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电能替代”与用能向可再生能源转变利好新能源行业发展。

▍大类资产配置专题报告—宽信用在路上固定收益|当前市场对2022年的信用环境是趋稳还是趋松仍存分歧,我们从动机、空间和渠道三个维度分析认为2022年可能是新一轮宽信用的起点。

宽信用启动预计对权益资产和内需驱动型大宗商品较为有利,债券可能短期步入调整。

▍鑫铂股份(003038.SZ)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光伏铝边框细分龙头,产能扩张助力高增长新材料|公司是目前A股市场光伏铝边框行业唯一上市公司,与下游组件龙头已实现深度绑定。

在未来2-3年内,公司有望借助资金优势实现快速扩产,在提升市场份额的同时优化产品结构,充分受益于光伏行业的高景气周期。

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2.66/4.35亿元,给予公司2022年38倍PE估值,对应公司目标价为94元,目标市值100亿元。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展开>> 收起<<
相关研报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