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招商证券-信用市场年度展望:2023,短债大时代-221118.pdf
大小:202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招商证券-信用市场年度展望:2023,短债大时代-221118

招商证券-信用市场年度展望:2023,短债大时代-221118
文本预览:

《招商证券-信用市场年度展望:2023,短债大时代-221118(4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证券-信用市场年度展望:2023,短债大时代-221118(40页).pdf(4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信用格局之变。2021年以来,我国实体回报率持续下行,截至今年3季度,该指标读数已经创下历史新低,这与地产行业的拖累密切相关。宽基建对冲缩表,但效果一般,缺失了“惯用”的抓手所致。信用周期轮回,城投抑或是地产,要么吸收信用派生,要么在政策端的刺激下,缓释紧信用压力。如今,两者扩表能力皆式微,即使有其他渠道修复信用周期,效果也会打折扣。3月以来,地产信用纠偏持续,传导存在时滞。同时,土地财政压力持续发酵,城投作为托底人,再度积极参与拿地。不过,本轮城投融资易紧难松,核心原因有二:一是隐债管控不可突破,二是城投杠杆水平不低,扩表空间受限。如何弥补城投公开市场融资短缺?专项债替代城投公开市场融资创记录。另外,实体风险也在向金融体系传染。2020年以来,中小行不良贷款平均比率始终处于高位,选择不赎回二级资本债的银行数量不少是佐证。
   “资产荒”:老故事,新剧情。信用环境恶化,风险持续显性化。今年采取展期的地产债规模陡增之外,城投外部评级被下调主体数量占比创下2014年以来新高,且部分区域城投债出现风险预期抢跑。如果顺应信用环境,理应降低风险敞口,即便票息资产净增量偏低。2022年,我们常看到的依旧是资产荒逻辑的演绎,理财是主要推手,但其行为不同的方面,体现在三点:第一,非理财子公司发产品,从“占坑”到控存量。第二,居民配置转换成为理财子公司扩规模的新逻辑。第三,理财产品负债端久期约束浮现。由此造成两个结果:一是期限利差易阔难下,二是信用利差创最长的“磨底”时间。
  收益增强策略用到极致。可买资产范围越发狭窄,理财扩容未见停止,拼收益的手段使用到淋漓尽致。首先,城投债从“区县下沉”到“前置防范”。伴随短债产品的扩容,短端下沉策略成为2022年债市主流,区县类平台债顺势成为收益比拼的工具。开发区类的平台债认可度今年明显改善。同时,承接专项债项目平台相关存量券成为机构新宠。其次,“二永”价值被聚焦。一是,从公募基金重仓票息资产来看,“二永”持有比例均在今年达到新高。二是“二永”债整体换手率已经超过一般非金信用债。最后,产业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煤炭债是修复最快的品种,但受限于净增量,下半年策略使用难度较大。
  五条线索,叩问2023。第一,11月,直击症结的地产新政密集出台,凸显“保企业”决心。若明年地产主体信用资质大幅修复,地产债或将迎来稳定配置期,这也取决于销售能否企稳,开发商经营性现金流能否改善,这对拿地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土地财政症结与城投加速探寻应对之道。拿地修复的不确定,会继续削弱土地财政稳定度。衍生结果还会有二:一是对城投内生创收造成负向联动;二是拖累债务化解进度。明年对城投的考验主线会变成,债务到期与应对之道的平衡。第三,中小行缺资本,外源补充有望拓宽。第四,理财扩规模逻辑生变,一是理财子公司发力恐不如去年和今年,二是非理财子公司控存量产生扰动。第五,短债博弈的大时代到来。资产荒不断亦未能打破负债久期缩短的格局,一旦市场波动加剧,封闭期限接受度恐怕会继续降低。
   2023年,或许将是这十余载中信用环境最难研判的一年。短债当道的时代已至,明年资产配置发力点可以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民营龙头地产短债配置时点或将在明年2月到3月出现,二季度若能伴随销售端企稳回升,市场信心的修复或将得到支撑。第二,城投债增持留一份清醒,好财政省份区县类城投债收益增强策略仍是决胜点,但需以主体是否承接专项债作为参考依据。第三,“二永”将更加主流,“躺着”吃票息和资本利得的时代将落幕。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出现遗漏,理财监管超预期,城投债风险事件,地产修复低于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