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谟证券-国内机场行业研究报告-191230

《嘉谟证券-国内机场行业研究报告-191230(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谟证券-国内机场行业研究报告-191230(25页).pdf(2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行业特点。
1.1根据收入来源,机场收入分为航空性收入和非航空性收入。
航空性收入:指与飞机、旅客及货物服务直接关联的基础性业务,收费标准按照民航局相关文件规定实行政府指导价。具体包括:与飞机架次相关的起降费,停场费,客桥费;与旅客及货邮相关的旅客服务费,安检费等。
非航空性收入:其余类似延伸的商业、办公室租赁、值机柜台出租等,收费标准实行市场调节价。具体包括:免税零售,有税零售,餐饮,广告,贵宾服务,办公室租赁,值机柜台出租。
1.2航空性业务的客户:主要是国内外各大航空公司。
飞机在机场起降需要向机场缴纳起降费,停场费,客桥费等。客户还包括旅客,主要是向旅客收取旅客服务费,安检费等(包括在旅客机票里面:机场向航司收费,航司再向旅客收机票价格)。
从计算结果看出来:
(1)飞机起或降一次的费用,国内航线是8790元,国际航线是17316元,国际是国内的两倍。因此在成本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国际航班越多,机场航空业务盈利能力就越强。
(2)国内人均是59元,国际人均是115元,人均费用其实并不多,大约是机票价格的5%~10%。这是民航局和发改委对公共事业企业的价格管制的结果。
(3)在机场收费不高的时候,航司依然需要靠国家补贴,以下是国内主要上市航司的盈利情况:利润率只有5%,ROE也是个位数,说明航空公司不是一门好生意。由此也印证了,监管层必须对机场的航空业务收费实行价格管制,否则各大航司日子更加难过。
1.3非航业务收费:按照销售额比例提成和收取固定租金。
每个机场的非航业务确认收入的方式不一样,例如上海机场年报中的说明如下:
非航―商业餐饮:免税零售,有税零售,餐饮,他们不是按照租金确认收入,而是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提成。(不仅仅是免税业务按照比例确认收入)。
非航―其他非航:广告(按比例提成),贵宾服务(按比例提成),办公室租赁(收固定租金),值机柜台出租(收固定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