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投资策略报告:政策红利空间充足,机会在内需-200412

《太平洋证券-投资策略报告:政策红利空间充足,机会在内需-200412(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洋证券-投资策略报告:政策红利空间充足,机会在内需-200412(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结论:政策红利空间充足,机会在内需。海外疫情短期继续抑制全球风险偏好提升,但中国相比外围市场,除政策空间较大之外,改革释放红利的空间也较充足。在当前A股估值水平较低(沪深300PE估值11.19倍,历史百分位21.75%)、股权风险溢价较高(EPR=5.9%,历史百分位92%)的背景下,逆周期政策调控发力将有望加快短期经济活动复苏,投资仍需保持定力和耐心。
海外疫情仍待观察,信用风险可控。目前美国疫情难言拐点,即使见顶,若新增确诊不能迅速回落,疫情对需求拖累或将超预期。印度、非洲等部分新兴市场疫情仍在加速升级,对我国从其进口的矿产品、化工产品以及纺织品及原料等产业的冲击也会逐步显现。3月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将维持零利率直至经济消化疫情打击,货币政策工具仍较充足。4月10日美联储公布将垃圾债券加入可购买资产清单,疫情引发的信用风险也将得以控制。虽然短期资本市场对持续大幅新增确诊已有所免疫,但仍需警惕海外经济衰退的疫情尾部风险。
防范通缩风险,流动性仍将保持宽松。受疫情和国际油价下跌影响,CPI和PPI双双回落,若未来政策刺激不能带来较强的环比上行脉冲,CPI将进入下行通道,PPI则保持低位。叠加即将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大幅下行,通缩预期下,货币宽松仍将持续。2000年以来,我国经历了2轮较明显的通缩,均由需求不足触发,彼时A股行业表现中,建筑、地产、非银较好,受益于流动性对冲预期,农业、商贸零售等消费板块表现较差,主要受物价下行预期影响。
逆周期调控增强,财政货币政策双发力。3月新增信贷2.85万亿,社融5.16万亿,均创历史新高,放量背后对应逆周期调节政策发力;财政投放推升了非信贷形式的货币派生,提升M2(10.10%)增速,高于当前经济名义增速。货币政策宽松后,金融数据大幅上行,一定程度上反映资金流入实体,复工到位后,短期经济活动开始复苏。历史上,信贷放量对市场短期走势影响偏积极,尤其在估值相对低位的情况下。
改革红利打开空间,释放内需潜力。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改革释放经济活力的诉求将愈加强烈。4月9日推进城镇化的政策举措和促进要素市场化的文件,将直接促进内需的升级释放,中长期将利好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建设。
疫情拖累创业板业绩Q1下滑。预计2020Q1创业板整体净利增速将下滑约26%,结合龙头公司业绩变动的原因来看,疫情造成物流、需求、复工复产的停滞,是导致业绩骤降的主因,创业板业绩将有望在2020Q1“挖坑”后迎来Q2修复。“绩优”公司主要集中于疫情直接受益的医药、计算机(软件服务)、传媒(游戏)行业,以及行业景气度向上且“非劳动密集型”(使得复工复产较少依赖现场工人)的电子(消费电子、半导体、MLCC)、机械(半导体等下游景气行业的设备)、电气设备(风电、光伏)、化工(化学原料)等行业。
配置建议:机会在内需。配置内需为主,避开外需冲击板块:1)食品饮料、家电、汽车等消费白马(外资回流,潜在消费刺激政策);2)建筑、机械、地产龙头(低估值,稳就业,稳增长);3)银行、券商(估值低,景气周期向上);4)中期成长科技仍是2020年主线,关注内需主导的“新基建”5G基建、电气设备、新能源汽车。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明显冲击二季度需求;对冲政策效果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