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投资策略报告:外围风险可控,护航A股反弹-200510

《太平洋证券-投资策略报告:外围风险可控,护航A股反弹-200510(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洋证券-投资策略报告:外围风险可控,护航A股反弹-200510(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结论:外围风险可控,护航A股反弹。受疫情影响,5月我国较海外在供应能力上仍有相对优势,但随着后续欧美各国复工复产、疫情转好,这一边际优势将消退,我国出口将与海外需求收敛,届时外需压力将显性化,短期海外风险相对可控。5月内需主导的居民可选消费和政府投资将迎来持续修复,尤其是财政端主导的新老基建。在流动性持续宽松背景下,5月盈利进入真空期,“两会”政策预期窗口下,QFII额度取消将进一步放大外资流入空间,市场热度不减。
海外疫情基本可控,欧洲复工初现曙光。目前海外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除美国每日新增确诊人数仍保持高位震荡以外,欧洲各国的新增确诊人数均呈现陆续回落,5月疫情拐点有望进一步得到确认。由于经济压力和疫情相对可控,欧、美、日、韩等多国均计划在5月中下旬逐步安排复工复产。中观来看,欧洲已有复工迹象,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用电量回升,德国卡车里程数据温和回升。行业来看,多家海外车企已筹划5月初步复工。
4月进出口改善,与外需背离终收敛。4月出口人民币计价同比8.2%,出口回升主要受海外生产下降和防疫物资需求大幅提升。4月进口人民币计价同比-10.2%,显示虽然国内需求已较前期明显改善,但受制于海外疫情冲击了供给端,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尤其原油)下滑。进出口分化主因海外疫情影响海外生产,以及结构性需求变化,但随着海外恢复生产、疫情控制转好,短期5月贸易顺差或能改善,但中长期并没法持续,我国出口与整体外需背离的缺口将收敛。
QFII额度取消,外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5月7日QFII和RQFII将取消投资额度要求,此外也解决了汇入汇出、衍生品交易等投资具体问题,将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参与,是彰显资本市场要素化改革的具体举措。截止2020年年底QFII获批额度达到1146.59亿美元,较2018年底增长13.46%,显示出外资流入较强劲。历次QFII额度上调后,当年或次年的QFII获批额度得到显著提高。从QFII2020年一季度重仓持股来看,以QFII为代表的外资更偏好银行、家电、医药等金融、消费领域公司。
由地方两会看两会前瞻。目前29个省市已召开地方两会。多数省市在2020年下调GDP目标,显示较高经济容忍度。对于投资,19个省市明确投资目标,均值为8.6%,鉴于地方两会多是在疫情前召开,投资稳经济力度大概率超出该水平。方向上,“老基建”仍是重要方向,“新基建”主要围绕5G、数字/智慧城市、半导体、新能源汽车、车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地产保持“平稳”基调,抓手主要体现在老旧小区改造、住房租赁等,棚改相对淡化。多数省市对消费也提出明确举措,比如供给侧提质增效、出台刺激政策、发放消费电子券、消费扶贫等,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目标基本都在3.5%左右。京津冀、自贸区、乡村振兴、扩大开放等区域协同和对外开放发展得到强调。
配置建议:坚守“新老基建”。1)“老基建”中的机械、建材、地产、建筑龙头(低估值,信贷宽松,稳/保就业,稳投资);2)“新基建”中的5G基建、云计算、电气设备、新能源汽车(基建REITs);3)可选消费中的汽车、家电、影视、旅游(需求好转,行业复工,外资流入);4)受益资本市场改革的券商。
风险提示:政策难超预期,海外复工进程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