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广证恒生-港股策略专题报告:从历史及港股通配置看港股下行阶段的机遇-200524

上传日期:2020-05-25 17:59:15 / 研报作者:冯刚勇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广证恒生-港股策略专题报告:从历史及港股通配置看港股下行阶段的机遇-200524.pdf
大小:237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广证恒生-港股策略专题报告:从历史及港股通配置看港股下行阶段的机遇-200524

广证恒生-港股策略专题报告:从历史及港股通配置看港股下行阶段的机遇-200524
文本预览:

《广证恒生-港股策略专题报告:从历史及港股通配置看港股下行阶段的机遇-200524(3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证恒生-港股策略专题报告:从历史及港股通配置看港股下行阶段的机遇-200524(32页).pdf(3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历次港股大跌回顾
  从历史经验看,港股大跌时走势与国际市场高度相关,表现通常弱于全球指数及美股。近四次港股大跌平均时长约215个交易日/10.5个月,恒指平均下跌39%,而过往在大跌时的下跌幅度均高于全球指数及美股,在港股触底后会迎来小幅反弹,短期平均反弹约23%。从过往熊市周期的走势看,恒指营收及净利润增速均出现负值,而下跌走势一般伴随估值下挫,指数走势分为两个阶段,在前半段下跌之后会迎来短暂的企稳反弹,随后再次下跌至底部位置。
  港股过往四次大跌中平均回报相对较好的行业为公用事业、日常消费、电讯和医疗保健;平均跌幅较大的是原材料、工业和资讯科技。具体到细分板块,黄金及贵金属、医疗保健设备和服务、航空航天与国防、教育和物业服务及管理在历次大跌中表现较好。而历次港股大跌时涨幅前三十个股所属行业中,可选消费、地产建筑、工业、日常消费和公用事业的数量占比最高,达到~50%。
  下跌周期的港股通资金配置情况
  对比港股18年下跌时,本次大跌时港股通资金持续大幅流入。18年大跌期间,港股通资金日均成交额为130.6亿元,而在20年的下跌期间较18年时提高75%至228亿元,资金活跃度有所提高。18年大跌时港股通资金日均流入1.35亿元,累计流入223亿元,而20年港股大跌至4月底期间,南下资金基本持续净流入并积极配置港股,日均净流入52亿元,累计流入3016亿元。
  南下资金在港股大跌时主要流入金融和医疗保健行业。港股下跌时南下资金主要增持医疗保健业及部分跌幅相对较少的行业,本次下跌中大幅增持金融、能源和公用事业。港股大跌时南下资金积极增持一半以上的个股,本次下跌中更有~74%个股获南下资金增持,而个股持股增幅前列个股中,行业占比较高的是金融和可选消费。
  港股处于下行周期时的防守策略
  港股在本次下跌后经历区间震荡过程,往后走势将主要取决于四大因素:1)国内经济在疫情后的恢复进度及采取的政策措施等;2)全球疫情的发展及爆发第二轮疫情的风险;3)全球及欧美国家在Q2后的经济恢复进度及对企业业绩的影响;4)中美关系的发展,包括中美贸易等问题的演变。
  港股处于下行阶段时可关注消费类、公用事业及医疗保健行业。这些行业过往在港股处于下行周期时表现相对较好,南下资金也流入增持此类行业。具体到板块层面,建议关注细分领域龙头,包括:食物饮品、教育、物业管理、黄金及贵金属、电力、医疗保健设备和服务、药品及生物科技。个股方面,可留意港股通里过往大跌中涨幅居前及出现次数较多,而业绩较稳健的个股。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