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证券-A股前沿观察:高抛低吸,泰然自若-210314

《方正证券-A股前沿观察:高抛低吸,泰然自若-210314(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正证券-A股前沿观察:高抛低吸,泰然自若-210314(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1、“高抛低吸”是股票投资的不二法宝,实现路径有两条,一是波段操作,股价见底时买入,见顶时卖出;二是价值投资,价格低于价值时买入,价格高于价值时卖出。 认识到了这一步,为定性阶段,非常完美,逻辑上没有问题,但如果仅停留在此,属于投资“心灵鸡汤”,没有太多实际价值。 2、我们不同于市场之处就在于将上述认识,进一步推进到定量阶段。 波段操作,我们将大盘的34日均线作为衡量高低的尺子,当原有上升趋势持续了一个月以上后,从上至下跌破34日均线,前期高点即为“高”;反之当原有下跌趋势持续一个月以上后,从下至上突破34日均线,前期低点即为“低”。 这样,“高抛低吸”的波段操作显然就可以落地施行了。 3、价值投资的“高抛低吸”就没那么简单,难点就在于很难定量计算上市公司的价值。 价值投资,言必称估值,而估值为何物,顾名思义,是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判断,“估”即为判断、估计,“值”即为价值。 以普遍使用的市盈率(PE,下同)为例,PE是用市值与上市公司净利润的比值去判断上市公司的价值,估值按理说应该是越大越好,但是PE因为公式及使用习惯的问题,实际上却是越小越好,上下颠倒会带来一定困惑,这是其一,其二就是净利润能够代表一家公司的全部价值吗?显然不能,因此用PE去估值肯定不准,不准就没法用,实际情况也是如此,PE是很宽泛的,从个位数到三位数甚至四位数,无法用一个类似34日均线的标准去衡量,基本没法用。 4、估值很难,就必须回归常识。 同样以PE为例,最初投资者之所以用其来指导投资,是符合常识的,即一笔投资要多长时间收回(回本),通常情况下,五到七年是比较理想的,即PE为5到7倍,或者按照商铺投资6%的永续理想回报,推算出PE大约在17倍左右,美国股市200多年的长期回报大约就是6%左右,标普500因为是更好公司的组合,大约在8%左右。 尽管大盘及部分行业确实存在PE在5-17倍之间的理想时点,但多数状态下,PE大于30倍更常见,这反过来说明用PE估值多数时间不靠谱。 5、如果用PE所处的分位数水平去判断估值是否合理,则本质为回到波段操作“高抛低吸”的路径上了,倒也不失为一种现实可行的方法。 因此我们认为,与其给大盘贴上牛熊的标签,不如利用波段操作实现现实可行的“高抛低吸”,就目前的市场而言,沪市2月26日跌破34日均线后,这个下跌波段从2月18日3731点算起,持续一个月以上便要耐心等待3月18日以后看这个下跌过程如何结束。 从周线看,上周较长的下影线,存在二次探底逐步消化的状态。 “市场有韧性”有何新特征在新的宏观背景下也需要观察。 6、最新五维数据显示,本期买点大于0.60的家数为10,上期29,其中有顺周期的公司,值得关注。 因市场频繁波动,本期股价强度0的基期调整为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3月9日,大于1.00意味着显著抗跌,如果股价强度2也大于1.00且正向波动的行业,是市场震荡期的逆势上行者,其中,涉及市场热点碳中和概念的行业居多,如钢铁、水电、电力、环保、水泥等。 7、模拟组合操作计划:沪市突破34日均线前,保持“左二”水平的持仓。 8、风险提示:“高抛低吸选时策略”、“五维选股法”是根据历史经验总结归纳的方法,市场可能发生异于历史的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