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益证券(香港)-泓盈控股-1735.HK-新股报告-180319

《群益证券(香港)-泓盈控股-1735.HK-新股报告-180319(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益证券(香港)-泓盈控股-1735.HK-新股报告-180319(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集團透過三間主要營運附屬公司經營業務,包括駿慧工程、駿慧建築工程及駿慧建築。駿慧工程、駿慧建築工程及駿慧建築均為於香港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集團主要於香港承接:(i) 地基工程;(ii) 上蓋建築工程;及(iii) 其他建築工程。於往績期間,集團承接合共46 個產生收益的項目。該等項目中,集團主要以總承建商身份從事地基工程及上蓋建築工程。根據Ipsos 報告,就香港地基及一般樓宇建築(包括上蓋建築工程)行業而言,二零一六年集團在香港地基及上蓋建築工程行業各自的市場份額分別約為0.6%及0.03%。
我們建議投機性認購該股。
公司優勢
(1) 於香港地基及上蓋建築工程行業的穩固地位及良好往績;(2) 資深及專業的管理團隊;(3) 嚴格品質監控、良好安全標準和環境影響控制;(4) 競標及承接「設計與建造」合約的能力。
行業概覽
香港建造業概覽
香港建造業於2012年至2016年顯著增長。總承建商及分包商於香港建築工地進行的建築工程產出總值由2012年約1,244 億港元增至2016年約1,872 億港元,複合年增長率約10.8%。產出總值預期由2017年2,091 億港元增至二零二一年2,477億港元,複合年增長率約4.3%。
香港地基工程行業概覽
地基工程為於地底進行的建築工程,以提供建設建築結構的基底。地基工程對樓宇結構穩定性十分重要。於2016年,地基業總收益佔總承建商及分包商於香港建築工地進行的建築工程產出總值約10.8%。於2012年至2016年,香港地基工程行業總收益由約201 億港元增至約203 億港元,複合年增長率約為0.2%。2012年至2016年香港地基工程行業總收益增長乃主要由於十大建設計劃加上住宅及商業樓宇建築項目增加所帶動。收益於2016年略為下跌,原因是有部分大型基建項目的地基工程已於2016年之前完成,而另一些大型項目(例如新發展區項目)仍處於規劃階段。
香港上蓋建築工程行業概覽
於2012 至2016 年,一般樓宇建築行業總收益由約729億港元增至約1,250 億港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4.4%。香港一般樓宇建築行業總收益於2012 年至2016 年顯著增長,主要因為在政府增加住屋供應的政策支持下住屋建設不斷增長。由於香港人口增加,預期住宅及商業樓宇將繼續增加,並將帶動香港一般樓宇建築行業總收益由2017 年的約1,316 億港元增至2021 年約1,637億港元,複合年增長率為5.6%。
獲利能力及財務數字
集團收益由2014/2015 財政年度的約176.5 百萬港元,增至2015/2016 財政年度的約212.5 百萬港元,主要是為集團帶來收益貢獻的項目數目增加、來自相當較大規模及高收入項目的收益上升,以及市場對集團服務需求增加所致。收益於2016/2017 財政年度減少約184.4 百萬港元,主要是於2015/2016 財政年度帶來顯著收入貢獻的若干項目,在2016/2017 財政年度竣工;而在2016/2017 財政年度展開的新項目仍處初始階段,導致在2016/2017 財政年度進行的實際工作較少。
毛利率由2014/2015 財政年度約13.4% 升至2015/2016 財政年度的約23.9% , 這主要是(i)2014/2015 財政年度承接的項目具明顯的收益貢獻,集團將大部份工作外判予分包商,導致2014/2015財政年度的毛利率下降;(ii)2015/2016 財政年度,增加聘用直接臨時工人,而非委聘分包商,及(iii) 鋼材價格回落,為採購在項目上使用的主要建築材料之一。毛利率由2015/2016 財政年度約23.9% 增加至2016/2017 財政年度約26.7%乃主要由於直接成本的減幅比例較收益減幅高,而此乃主要由於於2016/2017財政年度承擔的材料成本金額比例較高及鋼筋和水泥(混凝土的主要成份)的價格於同期減少。
集資用途
是次集資所得款項的73.5 百萬港元(以發售價每股1.5港元計算)將作下列用途:(i) 將用於增加機械及設備,在未來兩個財政年度購置更多鑽孔樁機、液壓打樁機、挖掘機及直臂式升降台,以應付業務發展、加強品牌名稱及提升進行地基及上蓋工程的整體效率、承接能力及技術能力, 以及迎合不同客戶的各種需要及要求之能力;(ii) 估計所得款項淨額總額的約15.8%或約11.6百萬港元將用於加強人手,在本財政年度及未來兩個財政年度招聘更多員工,包括項目管理及執行員工以及人力資源、行政及會計員工;(iii)估計所得款項淨額總額的約9.5%或約7.0 百萬港元預期將用作一般營運資金。
估值
集團2017年純利27百萬港元計算,市盈率約為14.69倍。集團主營業務包括地基工程、上蓋建築工程及其它建築工程,于2016/2017財政年度分別占總收益的 65.6%、23.7%及10.7%。香港地基工程承包行業呈現高度整合的競爭格局,2016年前五大地基承建商佔據行業收益總額的約50.1%。2016年香港地基工程行業總收益約為203 億港元,估計集團於香港地基工程行業的市場份額約為0.6%,在地基工程的市場佔有率中並未見突出的競爭優勢。同時,估計該集團於香港一般建造行業的市場份額約為0.03%,亦不具備明顯競爭優勢。而雖然2011年-2016年,香港地基工程承包業收入呈現上升趨勢,并由於政府基建的預期,預計2017年仍會有所增長。然而該行業主要依賴本港政府的基建計劃,由於受到政治因素影響較大,應理性看待其利好因素。因此,我們建議投機性認購該股。
風險因素
(1) 收益絕大部分來自為數不多的客戶所授予的合約,倘與主要客戶的項數量顯著減少,可能會對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2) 收入取決於在性質屬非經常性的項目的成功中標,但不能保證客戶會向集團提供新業務;(3) 就投標進行項目成本估算及如未能準確地估計所涉及的成本及╱或任何項目延遲完成,則可能導致成本超支或甚至出現虧損;(4) 依賴分包商協助完成項目;及(5) 面對客戶的信貸風險及倘客戶無法準時或全數付款,流動資金狀況可能受到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