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固生堂-2273.HK)-22年业绩预告符合预期,看好疫后经营持续向好-230218

《中信建投-固生堂-2273.HK)-22年业绩预告符合预期,看好疫后经营持续向好-230218(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建投-固生堂-2273.HK)-22年业绩预告符合预期,看好疫后经营持续向好-230218(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2月15日晚,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盈公告,预计实现溢利净额1.80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预计实现经调整溢利净额1.96亿元-2.04亿元,同比增加25%-30%,在疫情扰动下仍实现了较好增长,业绩预告符合预期。展望23年,我们预计随着防疫政策进一步调整、叠加新冠康复及愈后相关需求的增长,公司作为中医医疗服务龙头,门店经营有望实现较快恢复,看好公司疫后经营逐步向好。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盈公告
2月15日晚,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盈公告,预计2022全年:1)实现溢利净额1.80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2)经调整溢利净额同比增加25%-30%,业绩预告符合预期。
简评
业绩预告符合预期,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
预计公司22年实现溢利净额1.80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主要由于:1)22年公司优先股及可转债未进一步产生公允价值亏损;2)21年公司员工股份支付费用及上市相关开支导致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从主业利润来看,根据业绩预告增速测算,预计公司22年实现经调整溢利净额1.96亿元-2.04亿元,在疫情扰动下仍实现了较好增长,主要由于:1)公司整体经营趋势稳步增长,持续进行线下+线下的业务扩张,服务能力提升,规模效益逐渐显现;2)22年公司偿还短期贷款导致融资成本减少。
逐渐走出疫情困境,看好疫后经营逐步向好
自22年2月以来,公司受各地不同程度疫情影响较为明显,但公司积极采取应对策略:1)大力提高线上互联网医疗收入,2)在部分门店增加核酸检测和医疗注册资质,3)通过防疫仓等不断拓展业务;虽然上半年疫情扰动下业绩表现受到影响,公司全国所有门店在六月均已全面恢复营业,门店整体复苏速度较快,经营趋势持续向好,但22年Q4防疫政策进一步优化调整,对公司部分门店经营产生一定影响;整体来看,22年全年公司在疫情扰动下仍实现了较好增长。展望23年,我们预计随着防疫政策进一步调整、以及新冠康复及愈后相关需求的增长,公司作为中医医疗服务龙头,门店经营有望实现较快恢复,看好公司疫后经营逐步向好。
门店扩张稳步推进,22年全国新增8家门店
从全国布局上来看,22年公司在各地稳步推进扩张计划,上半年在北京地区加速扩张脚步,5月收购位于望京地区的国宗济世中医医院后,位于石景山地区的北京市昆仑医院于6月1日正式开业;除此之外,公司4月与温州市中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为期5年的医疗联合体,为公司进入温州中医药服务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于6月落地成立固生堂河南区专家委员会,持续加强公司医师资源储备。10月份以来,公司积极推进华东地区扩张计划,陆续收购了杭州大同中医门诊部、上海千诚护理院、杭州回元堂国药馆;12月份,公司位于郑州、深圳、温州的3家新店也陆续开业。整体来看,22年公司共新增门店8家,总门店数量达到50家,顺利完成了此前的规划目标。展望23年,我们预计公司将维持高速扩张节奏,看好新增门店对公司业绩产生的增量贡献。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随着公司持续增强医师资源储备,不断提高获客能力及用户粘性,积极优化收入结构,逐步提升客单价,并通过云HIS系统赋能的数字化的标准运营体系,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不断向连锁化、规模化迈进,预计公司将在内生+外延双轮驱动下,实现公司收入和利润两端的稳健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6.28亿元、21.51亿元和28.2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0亿元、2.43亿元、3.34亿元,折合EPS(摊薄)分别为0.78元/股、1.06元/股和1.45元/股,同比增长分别为135.5%、35.1%、37.4%,扣非后利润分别为2.00亿元、2.63亿元、3.5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1、政策变化风险:公司的主营业务所属较为新颖的医疗服务范围,必须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若国家政策发生变化,将会对公司日常业务的运营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公司整体业绩;2、人才短缺风险:公司提供的医疗问诊服务需要相当大体量的专业医务人员,若该类专业医务人才短缺会对公司业绩造成影响;3、公司门店扩张不达预期风险:公司目前正在推进全国门店扩张计划,若扩张计划受到影响,将会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4、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目前中医问诊服务刚刚兴起,日后行内可能会出现更多同类型的医疗服务机构,加剧行业竞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