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小米集团~W-1810.HK-小米集团2022Q4业绩前瞻:核心主业降本增效,IoT及互联网业务企稳回升-230206

《中信建投-小米集团~W-1810.HK-小米集团2022Q4业绩前瞻:核心主业降本增效,IoT及互联网业务企稳回升-230206(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建投-小米集团~W-1810.HK-小米集团2022Q4业绩前瞻:核心主业降本增效,IoT及互联网业务企稳回升-230206(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2022Q4业绩前瞻:我们预计公司2022四季度/全年收入657/2797亿元,同比下滑23%/15%,调整后净利润13.0/83.6亿元,同比下滑71%/62%。分板块看,四季度/全年手机出货约3250/15030万台,预计营收约357/1662亿元,同比下滑29%/20%;IoT业务预计营收213/797亿元,互联网服务预计营收73/285亿元。四季度费用率预计18%,同比、环比分别增加3.5pct、4.7pct,费用增加主要因新业务进入冲刺阶段,研发开支较大;另因公司四季度调整部分机型售后政策计入一次性成本,大幅拉低期内毛利;刨除一次性成本及新业务高额费用后,主营业务经营利润率稳定,持续降本增效。造车进展顺利,维持2024年发售预期。
手机ASP环比微升,出货同环比下降,四季度收入约357亿元(YoY -29%, QoQ-16%)。十二月份公司发布小米13及小米13Pro,高端新品环比拉高ASP,预计ASP环比增加41元至1099元;四季度手机需求低迷,出货量同环比下降至3250万部左右,疫情放开刺激中低价位机型需求增长,预计2023Q1出货量回升。四季度渠道库存已环比下降至较低水平,清库节奏进入尾声。毛利率预计为8.8%,同比下降1.3 pct,期间部分机型售后政策调整导致毛利承压,预计2023Q1毛利将有所改善。
IoT业务收入预计约213亿(YoY -15%;QoQ+12%),环比增长得益于海内外市场回暖。电视原材料成本有所下降,价格下跌快,出货量依旧表现强势,电视出货占比提示对IoT整体毛利率有拉升作用。白电发展趋势良好,笔记本、平板收入为全年高点。分地区看,国内市场发布Redmi Pad,同价位段配置领先,以超高性价比获得较好的市场反馈;大促期间多款PC及平板产品登上电商销量榜单Top3。海外方面,因前一季度印度的迪瓦里促销结束,欧洲市场需求有所复苏,海外需求整体回暖,收入环比增长。综上考虑,预计四季度IoT收入端环比改善,同比依然下降;毛利率预计提升至14%。
得益于渠道分发为主的业务模式,互联网业务收入在大盘波动下保持稳定。国内广告行业对宏观经济反映灵敏,四季度疫情开放后需求走出低谷,线上广告支出环比回升,同比仍下降;公司作为渠道方,受波动影响更缓和,预计收入同环比小幅提升。国外业务持续高速增长,占比进一步上升。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年营收分别为2797亿元、3197亿元,non-gaap净利润分别为84亿元、120亿元,其中造车部门的费用分别估计为35亿元、45亿元,刨除造车的额外费用后,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元(YoY -46%)、165亿元(YoY +39%)。公司手机业务逐步触底,明年有望实现出货量与APS齐升,IoT业务发展稳健;互联网业务仍处在用户积累阶段,海外市场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长期看高,增长可期。考虑到公司未来主营业务稳健发展同时造车业务正在稳步推进,预计24年实现量产,看好公司中长期价值,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手机市场下行风险,大盘出货量下跌,新品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存货减值拨备的风险;政策管理风险,国内互联网业务发展受限;海外产品竞争加剧等;IoT周期属性较强,需求端疲软;宏观经济下行导致3C类产品需求下降;欧洲能源紧缺的影响;汇率波动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导致部分国家业务受损;互联网业务受宏观经济影响,广告业务持续受到冲击;造车等新产品业务造成的研发费用呈长期上升态势,带来利润端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