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专用设备行业锂电设备系列报告:公共车辆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推进,换电站建设有望持续受益-230206

《中信建投-专用设备行业锂电设备系列报告:公共车辆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推进,换电站建设有望持续受益-230206(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建投-专用设备行业锂电设备系列报告:公共车辆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推进,换电站建设有望持续受益-230206(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对于新能源车市场而言,中短期内,该通知将推动公共领域新能源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长期来看,本次试点探索形成的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将有利于新能源车远期空间进一步打开。
对于充换电体系而言,根据通知中的计算方法,目前国内公共领域充换电服务能力仍有较大缺口,充换电体系建设速度将明显加快。其中,换电站由于更高的折算系数和更大的单站供电功率,将明显受益。
事件:
2022年2月3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目的是鼓励车辆电动化水平大幅、提高充换电服务体系保障有力,并且促进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应用,试点期为2023—2025年。
简评
新能源车在公共领域渗透率有望迎来加速,远期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
按照《通知》:①北京、广东等11个省级行政区为第一类试点单位,区域内试点城市车辆推广数量力争达到10万辆;山东、山西等11个第二类试点单位区域内试点城市车辆推广数量力争达到6万辆;海南、云南等14个第三类试点单位区域内试点城市车辆推广数量力争达到2万辆。
②试点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显著提高,其中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力争达到80%。
一方面,根据商联会市场信息,2022年国内商用车领域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10.2%,较之试点要求的公共领域(与商用车大部分应用场景重合)80%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另一方面,本次试点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为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和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整个新能源车市场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充换电服务能力缺口巨大,换电站建设在试点政策中明显受益
按照《通知》,要建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服务保障能力要显著提升,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1:1,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预期不低于小型停车位的10%。
充换电服务能力缺口巨大。根据我们的测算,2022年,国内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77.79万台,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销售数量(标准车)为147.32万台。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仅为0.53:1,充换电服务能力缺口巨大。
换电站享受政策红利。一方面,《通知》中指出,支持换电、融资租赁、“车电分离”等商业模式创新是本次试点工作重点任务。另一方面,换电站折算方法为总功率/50kW,高于换电站折算方法的总功率/60kW,并且单个换电站拥有更高的供电功率,更有利于各个试点单位快速建成《通知》要求的充换电服务能力。
推荐标的:瀚川智能;山东威达;博众精工
风险分析
(1)应收账款坏账的风险:换电设备制造是重资产行业,随着各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应收账款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若宏观经济或行业发展出现系统性风险,导致下游客户发生经营困难或公司合作关系出现不利状况,可能出现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或无法回收的情况。
(2)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的风险:换电设备制造属于智能装备制造业,行业供需状况与下游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增速紧密相关,受到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变化和产业政策的影响,下游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有一定的波动性,从而可能对新能源汽车、换电站等智能制造装备应用产品的需求造成影响。
(3)下游产业政策变化风险:换电领域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变化对公司具有较大影响。近年来,综合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相关部门发布一系列关于新能源财政补贴的政策,财政补贴由基金的全面补贴转为择优式补贴。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财政补贴政策逐年调整,如果相关产业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