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建投-银行业理财子产品发行指数周报第94期:1月理财子产品发行总结,首批混合估值产品问世-230205

研报附件
中信建投-银行业理财子产品发行指数周报第94期:1月理财子产品发行总结,首批混合估值产品问世-230205.pdf
大小:135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建投-银行业理财子产品发行指数周报第94期:1月理财子产品发行总结,首批混合估值产品问世-230205

中信建投-银行业理财子产品发行指数周报第94期:1月理财子产品发行总结,首批混合估值产品问世-230205
文本预览:

《中信建投-银行业理财子产品发行指数周报第94期:1月理财子产品发行总结,首批混合估值产品问世-230205(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建投-银行业理财子产品发行指数周报第94期:1月理财子产品发行总结,首批混合估值产品问世-230205(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上周,样本理财子总计发行理财产品62只,环比减少29只,仅工银理财发行数量增加;样本理财子公司最新理财子产品的平均基准利率为3.88%,环比增加4bp;最新理财子产品发行数量指数为140.91,环比减少31.9%;发行基准利率波动指数最新为88.19,环比增加1.1%。截止2月3日,样本理财子的破净率为2.26%,保持低位。首批混合估值理财产品开始发售。
  本周指数更新(1.30-2.3)
  1、三大指数环比变化情况
  从发行数量来看,最新理财子产品发行数量指数为140.91,环比减少31.9%,发行数量减少。调整后理财子产品发行数量指数为96.88,环比减少33.3%。从发行数量偏离度来看,最新偏离度为1.00,环比减少2.2%。
  从发行风险指数来看,最新理财子产品风险指数为2.03,环比增加4.5%,风险偏好上升。
  从发行基准利率波动指数来看,最新指数为88.19,环比增加1.1%。从不同类型产品的发行基准利率来看,上周仅发行固收类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88%,环比增加5bp。整体平均发行基准利率为3.88%,环比增加4bp。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和平均基准利差为0.96%,环比增加4bp。
  2、样本理财子公司发行情况
  从发行数量来看,上周样本理财子公司最新理财子产品发行数量为62只,环比减少29只。具体来看,发行数量增加的有1家,占比为9.1%,具体地仅工银理财环比增加1只;其余有9家理财子公司发行数量减少,占比为81.8%,其中,中邮理财和信银理财均环比减少6只。发行数量最多的为中银理财,发行了11只理财产品。
  从发行基准利率来看,样本理财子公司最新理财子产品的平均基准利率为3.88%,环比增加4bp。其中基准利率上升的理财子公司有6家,占比为54.5%。其余有5家理财子公司平均发行基准利率在下降,占比为45.5%。平均发行基准利率最高的为农银理财,为4.80%;固收类产品发行平均基准利率最高的是农银理财,为4.80%。
  3、重点理财子产品介绍
  上周重点产品为中邮理财的惠农主题产品。
  中邮理财发行的“邮银财富惠农·鸿运封闭式2023年第9期”为“一级(低)”风险的固收类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2.85%,起购金额分别为A:1元;B:1万元,基本费率为0.23%,超额业绩报酬为30%。
  4、最新观点更新:从首批混合估值理财产品谈起
  近期,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推出混合估值理财产品,以满足市场对于低波产品的迫切需求。其中,工银理财推出旗下首只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平安理财、兴银理财近期也均推出1只混合估值理财产品,作为元宵节“主打”产品;浦银理财近段时间推出的恒利稳健、悦鑫利固收封闭式系列理财产品也基本上都是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共4只。
  混合估值理财产品结合了摊余成本法和市值法,即部分资产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部分资产采用市值法进行估值的理财产品,在维稳的同时为投资者博取更高的收益。具体来看,较大部分(60%-80%)的固定收益类资产长期持有,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其余小部分资产较为灵活,则采用市价法进行估值。摊余成本法按照票面利率考虑买入时溢价或折价,在其剩余期限内摊销,每日计提收益,波动更加平缓,但对资产的监管要求较为严格;市值法则随投资标,净值波动较大,但在市场持续走牛的行情下,该估值方法往往可以更多获取资本利得的收益。而混合估值的理财产品吸收了两者的优势,相较全部使用市值法估值的产品会更加平稳,收益更加稳健,同时相较纯摊余的理财产品,配置策略和收益来源更加丰富,攻守兼备。
  混合估值理财产品均为封闭式净值型的固收类产品;期限中长,流动性较差;预计首批产品规模达865亿元。受摊余成本法的监管要求限制,混合估值理财产品的部分资产必须为长期持有的固定收益类资产,加之固定收益类资产比重较大(80%左右),故该类理财产品均为封闭式净值型的固收类产品;从产品期限来看,混合估值理财产品期限均为1-3年(含),期限中长,符合部分资产长期持有的要求,但相应地,产品流动性较差;从产品规模上来看,按产品规模上限测算,预计首批产品规模达865亿元。
  混合估值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低;基准利率略低于整体,但显著高于摊余成本法估值理财产品。从风险情况来看,混合估值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均为PR2,平均风险指数低于整体样本,符合风险厌恶和波动厌恶的客户需求。从基准利率来看,混合估值理财产品的平均基准利率为4.08%,较整体平均利率低6bp,较摊余成本法估值理财产品高40bp。
  展望来看,一方面,混合估值理财产品是对低波动理财产品的一个重要补充。其一,此类产品收益稳健,净值波动较为平缓,可以有效缓释短期资管新规对理财市场的冲击。其二,相较纯摊余的理财产品,配置策略和收益来源更加丰富。另一方面,混合估值理财产品并不会成为主流。其一,受摊余成本法影响,其发行数量和规模上均会受到限制;其二,在子管新规下,理财产品的大趋势应该仍是净值化产品;其三,该类产品的未来空间,还依赖于混合估值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是否符合投资者预期。
  风险提示
  1、经济增速下行超预期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恶化;经济增速如果下行超预期,企业偿债能力削弱,资信水平较差的部分企业可能存在违约风险,从而引发银行不良暴露风险和资产质量大幅下降。
  2、银行信贷扩展受限。疫情可能存在反复,影响对公端企业经营和零售端客户消费,从而对信贷需求产生较大不利影响,资产规模扩张受限。
  3、NIM下滑幅度超预期;在LPR持续下调,信贷需求不足的背景下,银行贷款利率可能会超预期下降,同时负债成本率有可能超预期下行,导致NIM超预期下降
  4、房地产风险超预期;信用卡风险暴露。疫情反复,居民收入预期在下降,信用卡清偿能力降低,信用卡相关的不良率有可能回升,相关风险持续暴露带来银行资产质量相关风险的增加。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