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中信建投-医药行业深度研究·创新药:多因素助推增长,麻醉药市场未来可期-230129.pdf
大小:283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建投-医药行业深度研究·创新药:多因素助推增长,麻醉药市场未来可期-230129

中信建投-医药行业深度研究·创新药:多因素助推增长,麻醉药市场未来可期-230129
文本预览:

《中信建投-医药行业深度研究·创新药:多因素助推增长,麻醉药市场未来可期-230129(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建投-医药行业深度研究·创新药:多因素助推增长,麻醉药市场未来可期-230129(74页).pdf(7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一:伴随着疫情放开后诊疗量波动式恢复以及新冠重症的阶段性高峰,2023年手术需求有望大幅度增加。
  核心观点二:复盘历史,手术量持续回升将加速推动麻醉药销售增长,从而进一步推动麻醉板块进步和发展,相关企业值得关注。
  核心观点三:非管制麻药受集采影响大,进入集采之后麻醉药品量变不明显,价格降低导致销售额大幅下降,创新药或成未来突破。
  核心观点四:麻醉镇痛需求持续扩张,市场未来持续看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随着老龄化加剧,麻醉药潜在需求释放。(2)患者镇痛观念改变,追求舒适医疗等,(3)非手术室麻醉(NORA)普及,助力麻药应用场景拓展。
  重点关注:恒瑞医药(600276.SH)、海思科(002653.SZ)、恩华药业(002262.SZ)、人福医药(600079.SH)等。
  疫情放开诊疗量波动式恢复,新冠重症阶段性高峰。(1)从国外来看,2020年受疫情影响,美国日住院人数较低,之后逐渐恢复;并随着20年底政策逐步放开,2021年以来逐渐提升,于2022M1达到峰值。随后2022Q1,由于Omicron流行,日住院人数出现明显的环比逐月下滑;但2022Q3以来,日住院人数(样本医院均值)逐渐回升。回顾2020年3月至2022年11月,美国每百万人新冠患者住院和重症(ICU)患者数出现过3次高峰,我们推测疫情管控放开后新冠重症患者数会有阶段性高峰。(2)从国内来看,我国2020年大量择期手术延后导致住院病人手术人次同比下降3.85%,随着疫情缓和与常态化控制,人员流动增加,我国2021年住院病人手术人次与同比增长率已恢复疫情前水平,我们推测2023年疫情逐步放开后手术需求有望大幅度增加。
  手术量持续回升加速推动麻醉药销售增长。复盘历史,随着我国手术量逐步恢复,麻醉剂销量从2020年Q2起逐步回升,2021年Q1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2022年Q3销量增长迎来又一小高峰。从市场格局来看,国内恒瑞、恩华、扬子江等企业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值得关注。
  麻醉板块趋势一:非管制麻药受集采影响大,创新或成突破。非管制麻醉药中已有十多种进入国家集采目录,麻醉镇痛、镇静、肌松药皆有涉及,第一至第七批集采中标企业数不断增加。麻醉药属于手术必需品,具有较强的产品刚性,销量变化受价格影响较小,进入集采之后麻醉药品量变不明显,价格降低导致销售额大幅下降。麻醉镇痛领域更新迭代,创新药价量同增推动市场扩容。随着近年麻醉镇痛领域创新药物环泊酚、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苯磺酸瑞马唑仑等药物的上市,未来的逐渐放量将带动整个麻醉镇痛板块份额的增长。
  麻醉板块趋势二:麻醉镇痛需求进一步扩张,市场未来持续看涨。麻醉镇痛扩张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随着老龄化加剧,麻醉药潜在需求释放。(2)患者镇痛观念改变,追求舒适医疗等,(3)非手术室麻醉(NORA)普及,助力麻药应用场景拓展。
  重点关注:恒瑞医药(600276.SH)、海思科(002653.SZ)、恩华药业(002262.SZ)、人福医药(600079.SH)等。
  风险分析:行业政策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审批不及预期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医保谈判风险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