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建投-非银金融行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聚焦扩内需、稳增长,利好非银板块估值修复-221218

研报附件
中信建投-非银金融行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聚焦扩内需、稳增长,利好非银板块估值修复-221218.pdf
大小:69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建投-非银金融行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聚焦扩内需、稳增长,利好非银板块估值修复-221218

中信建投-非银金融行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聚焦扩内需、稳增长,利好非银板块估值修复-221218
文本预览:

《中信建投-非银金融行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聚焦扩内需、稳增长,利好非银板块估值修复-221218(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建投-非银金融行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聚焦扩内需、稳增长,利好非银板块估值修复-221218(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证券行业:疫情短期扰动影响复苏预期,但由于中国经济增速斜率高于全球,外资加配中国趋势渐强,预计外资流入将带动A股资本市场成交活跃度大幅提升,成证券板块上涨重要驱动。1)2022年北向资金整体呈净流出态势,外资明年加仓A股活动空间较大;2)海外预计明年进入衰退阶段,而中国面临经济回暖的确定性,相对配置价值提升,外资对A股乐观程度明显改善。
  12月15日-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对我国明年经济增速回升充满信心,财政政策取向偏扩张,货币政策取向偏宽松。会议对社会、市场信心的改善和提振也持乐观预期,指出“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要求“新班子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总体看,会议认为明年通过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班子加强作为执行落实好各项重点工作等,信心将通过实际效果实现向下传导,预期转弱压力将得以化解。
  保险行业:负债端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2022年人身险保费增速整体处于低位,需求不振是增速较低的原因之一,此次会议强调了扩大内需、增加居民收入,有助于推动需求端的回暖,进而有望带动险企新单保费增速的回升。
  投资端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该表态与此前出台的房企融资政策利好相一致,有望推动房企融资环境持续迎来改善,进而带动险企的地产投资敞口表现回暖。投资端表现不佳也是今年前三季度拖累险企业绩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近期各项政策的出台以及顶层的积极表态,险企投资端面临的压力有所缓释,进而有望带动险企明年的业绩修复。
  证券业跟踪
  本周券商板块回落,证券II(中信)指数-2.38%,上证指数-1.22%。分券商来看,41家上市券商中,本周股价上涨的券商仅有2家,股价下跌的有39家。其中,红塔证券(+1.78%)、国金证券(+0.67%)、海通证券(-0.99%)的涨跌幅居前。
  流动性来看,本周股票市场日均交易额为8168亿元,周度环比-16.69%;截至本周四,两融余额为15725亿元,周度环比+0.27%。月初至今日均交易额为8841亿元,同比-24.66%;年初至今日均交易额为9282亿元,同比-12.21%。
  投行业务来看,1月1日至12月16日,IPO承销金额为5660.40亿元,占去年完成总量的104.31%;再融资承销金额(可转债、可交换债)为10400.77亿元,占去年完成总量的81.57%;券商所做的债券承销金额为95779.55亿元,占去年完成总量的86.86%。
  自营投资来看,12月16日,7天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为2.1109%,较上周五+26.25bp;7天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利率为1.7325%,较上周五+0.32bp。
  资产管理来看,截至2022年10月末,券商私募资产管理规模7.46万亿元,较年初-2.98%。截止2022年9月末,单一资产管理计划规模为3.38万亿元,较上年末-16.32%;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为3.94万亿元,较上年末+8.02%。
  保险业跟踪
  A股方面,本周中信保险II指数-1.18%,跑赢中信非银金融指数,跑赢沪深300指数。港股方面,本周香港保险II指数-2.59%,跑输香港金融指数,跑输恒生指数。
  投资端来看,截至2022年12月16日,沪深300指数较去年末-19.96%,较今年二季度末-11.83%,较今年三季度末+3.92%。本周末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周末-0.44BP至2.8856%,较去年末+11.02BP,较今年三季度末+12.55BP,未来随着宏观经济逐步复苏,长端利率有望向上。近期房地产利好政策有望带动险企地产投资风险缓释。
  上市险企披露11月保费数据。寿险方面,平安/国寿/太保/新华/太平/人保前11月保费分别同比-2.60%/-0.34%/+6.56%/+1.06%/+3.24%/+2.18%,增速较前10月分别-0.03pct/-0.28pct/+0.83pct/-0.04pct/+1.03pct/-5.00pct。平安/国寿/太保/新华/太平/人保单11月保费分别同比-3.12%/-9.14%/+23.33%/+0.31%/+19.23%/-55.14%。财险方面,人保/平安/太保/太平/众安前10月保费分别同比+9.24%/+10.88%/+11.65%/+2.34%/+15.49%,增速较前10月分别-0.77pct/-0.47pct/-0.46pct/-0.69pct/-0.44pct。其中,人保前11月车险、非车险(含意健险)保费分别+6.19%、+13.12%,增速较前10月分别-0.62pct、-0.75pct。人保/平安/太保/太平/众安单11月保费分别同比+0.36%/+6.33%/+6.52%/-4.92%/+10.95%。
  受益于社交距离的缩短,通关后友邦保险香港地区业务有望强劲复苏。12月7日,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入境人员管理等外防输入的措施,将依法依规、逐步推进、加快推进,进一步优化完善。香港地区为友邦保险最重要地区之一,疫情之前NBV贡献最高。2019年,香港业务的年化新保费和NBV分别为23.93亿美元、16.21亿美元,分别占比36.3%、36.6%。内地访客是香港寿险市场新单保费的重要来源,受疫情后访港旅客数量断崖式下滑影响,2020-2021年香港寿险新单保费增速承压。友邦的香港业务亦受到明显冲击,2020年的年化新保费和NBV分别同比-52.4%、-66.1%。回顾友邦2021年在东南亚地区与2022年在澳门地区的表现,当地的社交距离放宽(通关)后,都有明显的复苏。相较于内地,香港地区保险产品具有价格低、收益高、覆盖广等优势,叠加大湾区“保险通”持续推进,预计相关政策的落地实施和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将使得香港保险公司有机会接触到内地庞大的保险消费群体及其多样化的保险需求,从而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综上,我们认为,通关后友邦香港地区业务有望迎来强劲复苏。
  当前主要上市险企仍处估值底部,安全边际充足,建议关注保险板块的结构性行情机会。车险综改后产险行业盈利模式有所改变,龙头险企迎来承保利润与规模的双升、业绩确定性更强,且具备低估值+高股息特征。寿险改革逐步显现曙光,随着代理人的企稳、市场需求的逐步回升,前期估值的悲观预期有望修正。当前P/EV估值友邦1.73x、平安0.58x(A股)/0.56x(H股)、太保0.45x(A股)/0.29x(H股)、国寿0.78x(A股)/0.24x(H股)、新华0.35x(A股)/0.19x(H股);中国财险2022年P/B为0.65x,众安在线P/B为1.64x。财险方面,推荐中国财险(H);寿险方面,推荐友邦保险(H)、中国人寿(A/H)、中国平安(A/H)、中国太保(A/H)、新华保险(A/H)。
  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跟踪
  政策重点部署消费需求回暖,消费信贷行业边际向好。2022年12月14日,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强调“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居民消费优化升级同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相结合,我国这一全球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还将不断成长壮大。”。12月15日,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细化了促进消费投资的措施,旨在全面释放内需潜力,加快消费提质升级。同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早在今年5月,央行发布的《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要求做好资金保障和渠道建设,夯实能贷的基础,消费金融机构需要不断扩宽资金投放渠道,加大投放力度。扩内需、稳增长、提振信心,居民消费、小微经营融资回暖,刺激消费信贷行业需求复苏,风险成本边际改善。
  推荐股票池
  优选龙头Alpha:东方财富(A)、香港交易所(H)、友邦保险(H)
  全面注册制受益:中金公司(A/H)、广发证券(A/H)、东方证券(A/H)
  成长性与弹性:同花顺(A)、指南针(A)
  业绩压制因素解除,低估值修复可期:360数科(N)、信也科技(N)
  下游增长确定性:中国财险(H)、中银航空租赁(H)
  估值逻辑有望切换:纳斯达克交易所(N)
  风险提示
  海外因素发酵,权益市场波动,扰动非银板块估值。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