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中信建投-医药行业深度研究·海外防疫政策演变影响之四·生物制品:供给及非新冠需求同时修复-221215.pdf
大小:189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建投-医药行业深度研究·海外防疫政策演变影响之四·生物制品:供给及非新冠需求同时修复-221215

中信建投-医药行业深度研究·海外防疫政策演变影响之四·生物制品:供给及非新冠需求同时修复-221215
文本预览:

《中信建投-医药行业深度研究·海外防疫政策演变影响之四·生物制品:供给及非新冠需求同时修复-221215(5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建投-医药行业深度研究·海外防疫政策演变影响之四·生物制品:供给及非新冠需求同时修复-221215(51页).pdf(5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疫苗:疫后复苏有望拉动非新冠疫苗疫苗需求端恢复性增长
  疫情管控+新冠疫苗接种,影响非新冠疫苗接种:疫情管控措施放松前,受疫情管控措施影响,民众接种非新冠疫苗的需求无法有效释放,进而影响疫苗接种及销售;同时新冠疫情的爆发使人们提高了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意识,促进流感疫苗接种率有所提高。
  新冠疫苗获批后,各国政府大力推动新冠疫苗接种,挤占了非新冠疫苗的公共卫生资源,进一步影响了非新冠疫苗的接种和销售。疫情管控措施调整拉动非新冠疫苗恢复性增长:疫情管控措施调整并放松后,一方面,由于新冠疫苗接种率持续提升,新冠疫苗需求趋于饱和,挤兑效应逐步缓解;另一方面,人员流动性增加,导致对非新冠疫苗的补种需求得到释放。拉动非新冠疫苗恢复性增长。
   mRNA技术路线在肿瘤领域取得标志性进展:Moderna肿瘤mRNA疫苗mRNA-4157临床2b期试验成功,标志着mRNA肿瘤疫苗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血制品:疫后复苏利好供给端及非新冠需求端恢复
  海外血制品市场:疫后复苏促进采浆量回升,非新冠血制品需求复苏。海外血制品市场(美国和日本)发展情况来看:1)供给端,疫情期间受疫情管控措施影响,采浆量呈显著下降趋势,随着疫情管控措施逐步放开,疫苗接种率持续提高,采浆量呈逐步回升趋势。2)需求端,伴随疫情管控逐渐放松,新冠相关需求持续降低,非新冠需求显著恢复。
  投资建议:疫后复苏带动生物制品供需两侧恢复性增长
  非新冠疫苗:重磅产品放量及上市拉动增长。受全国新冠疫情反复影响,国内非新冠疫苗在2022Q2-Q3出现业绩增速放缓甚至同比下降趋势。随着国内疫情管控措施逐渐优化,存量重磅疫苗产品有望恢复发货及动销节奏,重回放量轨道。疫情防控优化后,新品上市及准入速度有望加快,国产重磅品种陆续获批上市,继续带动行业持续增长。相关标的包括智飞生物、康泰生物、万泰生物、康希诺生物、百克生物、康华生物、欧林生物、华兰生物、金迪克等。
   新冠疫苗:关注老年人群第三针&全人群第四针接种机会。海外已放松疫情管控国家的新冠疫苗初始免疫及加强针覆盖率较高,而国内加强针接种率偏低,在老年人群中尤其明显。目前政府积极推动老年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并开启针对特定人群的第二剂次加强针(即第四针)接种,参照海外多国第四针接种推广情况,预计未来国内第四针新冠疫苗接种范围有望逐步推广至全人群,建议持续关注第四针接种机会。相关标的包括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康希诺生物、丽珠集团、三叶草生物、神州细胞等。
  血制品:整体处于供需双弱格局,防控优化利好供给端及非新冠需求恢复。2022前三季度国内血制品企业采浆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需求端受疫情影响依然较弱,后续终端需求随着疫情防控措施调整,血制品采浆量有望实现进一步增长,国内诊疗需求预计逐渐恢复。相关标的包括博雅生物、天坛生物、华兰生物、上海莱士、派林生物等。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复:目前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参考海外疫情管控优化后的国家和地区疫情走势,呈现多轮疫情反复状态,疫情反复阶段伴随大量确诊患者,患者确诊后一般居家隔离并自我诊疗5-7天时间,有可能对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批签发环节效率产生影响,并且社会面流动性阶段性下降,对于产品的终端动销及需求产生影响,因此有可能在供需两侧带来阶段性影响。
  生物制品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新产品研发进度低于预期。
  产成品批签发进度低于预期。
  新生儿数量持续下降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