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钢铁行业周报:防控优化,信心提振,黑色系估值持续修复-221211

《中信建投-钢铁行业周报:防控优化,信心提振,黑色系估值持续修复-221211(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建投-钢铁行业周报:防控优化,信心提振,黑色系估值持续修复-221211(26页).pdf(2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钢铁行业一周点评
11月钢铁间接出口回落,直接出口创6年同期新高。
11月出口同比增长-8.7%(美元计价),前值为-7.5%,外贸加速回落,一方面是去年高基数影响,另一方面在高利率和高通胀背景下,海外需求快速走弱。我们看到,11月份全球制造业景气普遍下滑,美国、日本、东盟制造业PMI分别下降1.2pct、1.7pct、0.9pct至49、49、50.7,欧洲饱受高通胀和能源危机的困扰,11月份欧元区为47.1,大幅低于荣枯线。11月份我国机电出口1.22万亿元,环比下降0.5%,同比增加2%,增速回落4.6pct。从数量看,手机、家电、集成电路等出口量分别同比下降24.9%、21.2%、21.4%,而汽车、船舶、液晶平板等出口量分别增长70.5%、2.2%、8%,显示外需结构分化。而随着全球能源绿色转型以及我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崛起,新能源汽车出口持续放量,据中汽协数据,11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9.5万辆,同比增长1.5倍。整体看,以机电为代表的钢铁间接出口逐步趋弱,传导至国内对板材需求形成了压制。但11月份钢材直接出口创出近6年来同期新高,为559万吨,同比增长28%或123万吨,环比增长8%或40.6万吨,出口单价9309元/吨,环比上涨3.1%,环比呈现量增价涨的态势。往后看,我们预计钢材出口仍将维持高位,一方面海外供给仍在收缩,为钢材出口创造条件。近日,USSteel Kosice表示,将闲置第二座高炉,此前(今年9月4日)已停产一座高炉。而据美国钢铁协会(AISI)数据,12月3日美国当周钢产量为163万吨,产能利用率为73.1%,同比下降9.5%。近期,持续半个月的韩国货运司机罢工对当地的钢铁出货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国内需求淡季来临,钢厂为保冬季正常生产,出口接单的意愿也较强。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吹响估值修复号角。
12月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优化疫情防控十条新规,内容包括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隔离方式、落实高风险区快封快解等措施,放开力度有所加大,市场预期随着人员自由流动的恢复,经济有望重回潜在增长水平,信心得到明显提振,本周建筑钢成交量回升10%,整体交投积极。同时,近期房地产利好政策频出,据估算,“三支箭”政策有望为房企带来超3.1万亿的资金支持,将逐步化解供给端(房企)的流动性危机。随着保交楼的稳步推进,购房者对楼市的信心将重建,叠加防疫政策优化,居民受损的资产负债表修复,购房意愿和能力也将随之提升,需求侧的改善将给予地产更强的回升动力。当前低估值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介入时机,布局底部,等待修复。
短期掣肘于高成本,利润弹性难释放。
在宏观预期转暖、钢价上行,以及期货近月挤仓等多重因素催化下,近期原料价格表现持续偏强,且涨幅大于钢材,导致在上涨行情中,钢厂利润不增反降,截止12月9日,螺纹、中厚板、冷轧等利润与此前钢价谷底对比(10月31日)分别下滑132元/吨、154元/吨、180元/吨,短期来看,高成本对钢厂利润弹性释放形成明显掣肘。但中长看,原料强势难以维系。展望2023年,是四大矿山“置换产能”释放大年,我们预计或有超1亿吨新增产能投放市场,虽然大部分是用于替代资源枯竭的矿区,但整体产能利用效率提升,发运重心将上移。非主流矿在印度下调关税后预计将增产1000万吨,而国内在基石计划推动下,可能增产500万吨,整体铁矿石在2023年可能增产2500万吨。我们预计即便是在需求乐观情景下,全球铁矿石仍可能过剩400万吨,供给宽松将推动矿价波动中枢向下。而碳元素需关注三方面的增量可能带来的价格拐点:一是3月中下旬随着全国“两会”结束,地方煤企陆续复产,国内供给将逐步回升;二是随着春季转暖和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蒙煤通关有望重回高位;三是在西方严厉制裁下,俄罗斯煤炭供应重心正向亚洲转移,今年前10个月俄罗斯对我国出口焦煤同比增长101%,俄煤进口持续高增,将推动焦煤均衡价格下移。因此,我们认为原料供应瓶颈有望逐步缓解,产业链利润将向冶炼端转移。
普钢投资建议:产业集中度提升叠加供给受限使得钢铁行业由强周期向弱周期转变,行业盈利中枢上移以及分红比例逐步提高,长期来看钢铁行业需求端的主驱动将转为制造业。建议关注:宝钢股份、马钢股份、方大特钢、新钢股份、太钢不锈、南钢股份、本钢板材、华菱钢铁、甬金股份等,另外总书记批示:“十四五”期间,必须把管道改造和建设作为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工程来抓,相关标的未来或受益,建议关注:新兴铸管、金洲管道等。
特钢新材料投资建议:特钢不同于普钢,属政策大力支持行业,我国中高端特钢新材料内有“进口替代”,外有“全球份额提升”,目前我国中高端特钢比例约4%左右,与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相差仍较大,我国中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中高端特钢需求有望迎来较快增长,中高端特钢企业估值有望提高,从发达国家的特钢公司估值来看,多处于15-25倍的水平,日本、欧美等特钢快速发展阶段已经过去,而我国中高端特钢还处于成长期,应当享有一定的估值溢价,结合近期火电锅炉改造周期,能源类特钢需求旺盛。建议关注:中信特钢、久立特材、天工国际、武进不锈、盛德鑫泰、永兴材料、抚顺特钢、钢研高纳、广大特材等。
风险分析:11月份钢铁新订单指数下降8.9PCT,为34.5%,需求大幅萎缩,一方面有季节性因素使然;另一方面是受疫情的扰动;再者,外需下滑亦有负面贡献。受高通胀、高利率以及能源危机的影响,海外需求持续走弱,欧洲钢铁协会(Eurofer)表示,2022年欧盟钢铁消费将超预期下滑3.5%,明年需求可能下降1.9%,主要钢铁行业将面临十年来第二次衰退冲击。在美联储加息放缓预期下,近期原材料端铁矿石、焦煤、焦炭价格出现一定程度反弹,对钢材利润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