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钢铁行业周报:地产悲观预期缓解,疫情管控优化,需求有望复苏-221113

《中信建投-钢铁行业周报:地产悲观预期缓解,疫情管控优化,需求有望复苏-221113(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建投-钢铁行业周报:地产悲观预期缓解,疫情管控优化,需求有望复苏-221113(26页).pdf(2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钢铁行业一周点评
10月份外贸需求放缓,但钢材出口同比增15.3%。
10月份出口同比下降0.3%(以美元计价),自2020年6月以来首次转负,前值为增长5.7%。海外央行采取激进的加息政策收紧流动性,叠加持续的高通胀对居民可选消费的挤压,总需求加速向左移动,衰退逐渐从预期走向现实。10月份与钢铁密切相关的机电产品出口12291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较前值回落4.2PCT。分品种看,对机电出口增长贡献较大的产品汽车、汽车零部件、船舶、通用机械设备等分别录得同比增长60%(数量)、12.5%、124.9%(数量)、1.5%。而手机、家用电器等消费品数量则分别下降11.1%和23.5%,成为机电出口的主要拖累项,其中家电同比较前值降幅扩大5.1PCT,绝对量较去年同期下滑7889万台,按照每台家电用钢强度28kg推算,影响当月钢材间接出口约220万吨,由于家电系冷轧、镀锌主要下游,今年以来,家电出口降幅逐月扩大,冷镀价格也持续承压。分地区看,主要贸易伙伴中,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12.6%,降幅较上个月扩大1PCT;对欧盟出口下降9%,前值为增长5%;对东盟出口增长20.3%,受益于RECP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保持高增长态势,在我国外贸市场份额也稳步提升,由年初的14.7%上升至本月的16.4%,目前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对俄罗斯出口同比增长34.6%,增速较前值加快13.4%,全球贸易格局重塑背景下,俄罗斯成为我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综合看,10月份外贸市场中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表现分化,一方面是货币政策分化的结果,另一面欧洲地缘政治风险外溢以及大国间博弈加剧,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有走向割裂的迹象,外部环境整体趋于复杂。产业层面,10月份钢材出口518.4万吨,同比增加68.7万吨或15.3%,环比增加20万吨或4%,虽然海外需求走弱,但我国仍是全球钢材价格“洼地”,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加之内贸需求不佳,钢厂出口意愿较强,钢材出口稳中有升。往后看,10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4,环比回落0.4PCT,OECD公布的领先指标显示(CLI),10月份欧元区为98,环比下降0.3,美国98.5,环比下降0.1,亚洲主要5国98.9,环比下降0.1,主要经济体仍处于下行趋势中,叠加去年高基数的影响,预计年内出口同比读数可能持续为负,不过随着欧美传统购物季的来临,以及近期欧洲能源和电力价格的高位回落,出口有边际改善的可能。
美通胀回落和防疫政策优化提升市场风险偏好。
本周外部压制因素减弱,海外方面,10月份美国通胀数据超预期回落,市场预期Fed或放缓加息步伐;国内方面,卫健委发布20条优化防疫措施,在坚持“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下,取消或者优化了一些限制人员流动的防疫政策,同时强调要加大对“一刀切”、“层层加码”的问题整治力度。随着宏观氛围转暖,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本周板块估值有所修复,钢价亦小幅反弹。从基本面看,整体运行平稳,本周库存延续去化43万吨,产量下降18万吨,虽然即期钢厂利润有所改善,但滞后期的利润依然亏损严重,钢厂继续扩大减产规模。近期市场淡季预期渐浓,对后市需求普遍不看好。不过我们对比近7年建筑钢成交发现,11月份需求并未明显衰竭,其成交均值与10月份基本相当,个别年份(2017年、2019年、2021年)甚至要好于10月份,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暖冬”更为频繁,以往基于天气转冷的淡季逻辑可能在时间维度上要后移,随着近期钢材库存持续的低位去化,未来市场博弈重点可能由“弱预期”转向“强现实”,而钢厂不断深化的减产正催化这一临界点的到来。我们认为行业正临近基本面的拐点,宏观层面上的防疫措施逐步优化将使经济摆脱疫情的桎梏;需求端的地产融资环境正在改善,10月份房企非银融资同比年内首次转正;供给侧,中钢协表示要采取“产能治理”和“兼并重组”两大关键措施来稳定行业局面,未来行业风险将逐步出清,低估值、低风险、高性价比配置板块的窗口期或逐步开启。
普钢投资建议:产业集中度提升叠加供给受限使得钢铁行业由强周期向弱周期转变,行业盈利中枢上移以及分红比例逐步提高,长期来看钢铁行业需求端的主驱动将转为制造业。建议关注:马钢股份、方大特钢、新钢股份、太钢不锈、南钢股份、宝钢股份、本钢板材、柳钢股份、鞍钢股份、华菱钢铁、甬金股份等,另外总书记批示:“十四五”期间,必须把管道改造和建设作为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工程来抓,相关标的未来或受益,建议关注:新兴铸管、金洲管道、友发集团等。
特钢新材料投资建议:特钢不同于普钢,属政策大力支持行业,我国中高端特钢新材料内有“进口替代”,外有“全球份额提升”,目前我国中高端特钢比例约4%左右,与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相差仍较大,我国中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中高端特钢需求有望迎来较快增长,中高端特钢企业估值有望进一步提高,从日本、香港、美国的特钢公司估值来看,多处于15-25倍的较高水平,日本、欧美等特钢快速发展阶段已经过去,而我国中高端特钢还处于成长期,应当享有一定的估值溢价。建议关注:中信特钢、久立特材、天工国际、永兴材料、抚顺特钢、钢研高纳、广大特材等。
风险分析:当前地产仍处于下行周期,房子作为居民过去保值增值最合意的投资品目前吸引力下降,而居民中长期贷款的主要构成项目为住房按揭贷款,9月份继续萎缩也折射出当前房屋销售仍不乐观,地产作为最大的钢铁需求项,短期仍将拖累钢市表现。而海外方面,通胀、加息、冲突使得全球经济前景黯淡,全球经济衰退预期日益升温,投资者情绪转弱。在美联储加息放缓预期下,近期原材料端铁矿石、焦煤、焦炭价格出现一定程度反弹,对钢材利润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