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债资信-处置完成情况与规律小结:违约债券的处置与回收有章可循?-180830

《中债资信-处置完成情况与规律小结:违约债券的处置与回收有章可循?-180830(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债资信-处置完成情况与规律小结:违约债券的处置与回收有章可循?-180830(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在违约债券中,不少债券通过各种方式已经处置完毕,不论结果是否让投资人或市场满意,其回收率、回收周期情况以及处置中蕴含的规律,为后续市场的处置预期和风险定价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一、处置完成情况
从已经完成处置的违约债券的回收率看,全部回收的债券支数占比在60%以上,其中自筹资金的处置方式占比最高;其余债券回收率基本在50%以下,以破产重整方式为主。在已完成处置的债券中,有46支债券回收率信息可得,其中有30支债券回收率为100%,这部分债券支数占比为65.22%,规模占比为63.35%;有2支债券回收率在50%-100%之间;余下14支债券回收率均在50%以下,支数占比和规模占比均在30%左右(见表1)。回收率为100%的30支债券中,处置方式支数占比最高的为自筹资金,比例为23.33%,其次是债务重组,占比为20.00%;16支非全部回收的债券中,破产重整方式占比最大,以该方式完成处置的支数占比为62.50%(见表2)。
从回收周期来看,超四成的债券在1个月内即处置完成,约七成的债券周期在3个月以内,周期最长的案例使用方式为诉讼或仲裁。已完成处置债券中,有23支债券回收周期信息可得,其中回收周期小于10天债券支数占比为39.13% ,10天到1个月之间的占比为8.70%,1-3个月之间的债券支数占比为26.09%;3-12个月之间债券支数占比为21.74%,回收周期在1年以上的比例仅为4.35%(见表3)。从不同处置方式来看,用时最长的案例使用的方式为诉讼或仲裁,处置周期为13个月;其次为破产重整,处置周期为9个月;接下来是债务重组,处置周期为5个月(见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