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债资信-2018年银行间信贷ABS市场运行报告:不良资产证券化专题-190131

《中债资信-2018年银行间信贷ABS市场运行报告:不良资产证券化专题-190131(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债资信-2018年银行间信贷ABS市场运行报告:不良资产证券化专题-190131(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内容摘要
2018年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第一年,为进一步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稳定,监管当局积极采取措施化解和防范相关金融风险。今年以来,银保监会继续针对影子银行等重点领域加强监管,整治市场乱象。应该说,金融体系自我循环,内部自我空转、套利,银行资金脱实向虚等问题得到了进一步遏制。同时,督促银行综合运用现金清收、批量转让、资产证券化、债转股、损失核销等多种手段,来加大处置不良资产的力度。2018年前三季度,共处置不良贷款达到1.2万亿元,同比多处置2300多亿元。2018年全年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规模为158.81亿元,发行数量为34单,均高于2017年19单项目共129.61亿元的发行量。在众多处置不良贷款的措施中,不良资产证券化越来越受发起机构青睐。
目前涉及的不良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涉及对公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个人按揭贷款、个人信用卡应收账款及消费贷等资产类型,按保证方式可以划分为有抵押和纯信用两大类信贷资产。抵押类不良资产证券化方面,与上年相比对公抵押类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量骤减,主要由于发行成本较高、发行效率较低所致。与发行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相比,发起机构更倾向于将对公不良资产打包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而个贷抵押类不良产品的发行量也出现明显下降,主要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个贷抵押类不良资产证券化通常为折价发行,并且涉及较高的发行费用;另一方面,个贷抵押物多为房产,抵押物处置难度较低,发起机构以资产证券化方式处置该类不良资产的动力相对不足。
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金融严监管趋严背景下,银行对公和同业板块增长放缓,零售板块成为了银行转型发力的重点。而在违约风险水平升高的背景下,上半年部分银行信用卡贷款不良率有所提升。以信用卡应收账款为例,截至2018年6月,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756.67亿元,环比增长6.35%,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21%,不良处置的压力仍然较大,因此,2018年纯信用类信贷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行量呈现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