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证券-固定收益市场周度观察:通胀压力可控,稳增长仍是主要矛盾-180909

《新时代证券-固定收益市场周度观察:通胀压力可控,稳增长仍是主要矛盾-180909(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证券-固定收益市场周度观察:通胀压力可控,稳增长仍是主要矛盾-180909(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8 月以来,市场对通胀的担忧迅速升温,原因归结起来,一是黑色系商品的快速上行推升PPI 涨幅预期,二是非洲猪瘟和寿光水灾引发对CPI 涨幅上行的焦虑。
从具体品种来看,黑色系商品价格快速上行,在供给端与环保限产再超预期有直接关系,在需求端由于受到基建加码政策的驱动(尽管实际还未放量),涨价预期引导企业补库存并吸引投机资金流入,简而言之,是供需两端同时推动了价格上行。至于未来持续涨价的担忧是否必要,仍要从供需两端来看。供给端的收缩主要还是政策作用的结果,那么在“度”的把握上应会有必要的考量,极端的情形并不容易出现,如果供需缺口快速扩大,也会有及时的纠偏措施。需求端的改善与基建补短板相关,但力度上本轮基建投资仍是以“稳”为主,与“四万亿”期间的放量扩张不可同日而语,因而对商品价格的拉动力相对有限。预计8 月PPI 在高基数下同比涨幅出现回落,并在后续几个月延续回落态势。
猪肉价格受到猪瘟疫情影响环比快速上行,同比跌幅迅速收窄,推动CPI 食品项发生类似变化,后续影响还需要视疫情的控制情况,因为从此前的海外案例来看,疫情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则会肆虐较长时间。但从绝对价格来看,当前农业部公布的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仅回升至22.51 元/公斤(8 月29 日),仍在相对低位,预计年内供给压力不大,无需政策调控。夏季大雨带来的蔬菜供给冲击较大,但更是短期因素,蔬菜本身即是短周期品种,更无调控必要。因此,尽管CPI 同比涨幅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但年内控制在3%以内并无压力,尚不至于对货币政策造成实质性制约。
滞胀的触发因素往往在供给端,伴随要素成本的持续上升和供给能力的显著下降而出现,例如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而近期几种国内商品价格的短期上涨并不至于形成滞胀局面。当前,需求端的下滑反而是更重要的问题。贸易战对出口的负面影响尚未全面显现,房地产在高压调控政策下投资增速仍趋于回落,消费受到汽车与地产相关品种的拖累表现不佳。进入下半年以后,宏观政策已表现得更加积极,但宏观数据的边际改善难以跨越时滞期,“宽信用”和“稳投资”需要在汇率压力阶段性缓解的窗口持续发力才会更有效果。
债市在经济短期企稳得到数据印证后将面临一定调整,时间点可能在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但9 月仍在政策时滞期,债市调整有底,存在交易性机会。
利率债
流动性观察:央行等量续作MLF,资金价格小幅上行
一级市场发行:发行数量、规模回落,净融资额上升
二级市场交易:利率债延续盘整态势,收益率多数上行
信用债
一级市场:发行量略减,净融资持续回落
二级市场:信用债收益率分化,信用利差被动收窄
上周,共发生2 起信用债违约事件:“17 华信Y1”、“16 凯迪01”和“16凯迪02”发生违约。
主体评级调整:上周,雏鹰农牧由A 下调至BBB,评级展望为负面;三胞集团由AA-下调至A,评级展望为负面;南方电网由Aa3 下调至A2;宏图高科由AA 下调至AA-。1 家主体评级被调高:海螺水泥由A3 上调至A2。
风险提示:监管力度持续加大、经济超预期反弹、通胀大幅上行、海外市场不确定性增强、违约事件频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