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2023年下半年可转债投资策略:迎接新时代-230609

文本预览:
2023年上半年转债市场表现不及预期,与此同时转债市场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是公募转债出现退市;二是部分转债个券到期或无法转股。展望后市,我们认为对市场可以多一些耐心和信心。 2023年初至今(2023年6月2日),转债市场小幅上涨,股票市场涨跌互现。年初至今中证转债指数上涨3.45%,上证转债指数上涨3.06%。年初至今股票市场涨跌互现:其中上证指数上涨4.56%,沪深300指数下跌0.25%,中证500指数上涨4.11%,创业板指下跌4.84%。 整体来看,2023年上半年转债市场估值相比2022年有所压缩,但仍处于历史高位。截止2023年6月2日,转债市场绝对价格中位数为118.46元,处于2013年以来/2017年以来64.80%/73.40%分位数。转债市场的平均转股溢价率为45.78%,处于2013年以来/2017年以来91.40%/92.00%分位数。分不同平价来看:平价在90-110元的转债的加权平均转股溢价率为25.29%,平价大于110元的转债的加权平均转股溢价率为9.63%;平价小于90元的转债的平均YTM为1.13%,平价在90-110元的转债的平均YTM为-2.37%。 从交易所公布的转债持仓数据来看,截至2023年4月底:基金是转债市场最大的投资者,其次占比最大的机构为:保险+社保+年金,一般法人转债持仓占比位列第三,自然人转债持仓占比排名第四。从待发转债规模来看,后续转债供给不会对市场产生很大影响。一方面转债的发行节奏会根据市场行情进行动态调整;另一方面转债的配置力量一直存在,公募、保险等机构配置转债的空间依然存在。 我们认为转债市场的高估值状态或将持续。短期来看,估值问题不是未来转债市场行情的主要矛盾,核心矛盾还是在于正股走势。若下半年A股市场企稳反弹,转债市场机会仍存。展望后市,我们认为对市场可以多一些耐心和信心。对应到转债市场上,我们建议投资者规避转股溢价率偏高的个券,尽量选择绝对价格和转股溢价率相对合理的转债个券。在行业层面,TMT行情值得关注,电子行业部分优质个券可重点关注。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转债个券强赎风险。
展开>>
收起<<
《中银证券-2023年下半年可转债投资策略:迎接新时代-230609(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证券-2023年下半年可转债投资策略:迎接新时代-230609(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2023年下半年可转债投资策略:迎接新时代》研报附件原文摘录)2023年上半年转债市场表现不及预期,与此同时转债市场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是公募转债出现退市;二是部分转债个券到期或无法转股。展望后市,我们认为对市场可以多一些耐心和信心。 2023年初至今(2023年6月2日),转债市场小幅上涨,股票市场涨跌互现。年初至今中证转债指数上涨3.45%,上证转债指数上涨3.06%。年初至今股票市场涨跌互现:其中上证指数上涨4.56%,沪深300指数下跌0.25%,中证500指数上涨4.11%,创业板指下跌4.84%。 整体来看,2023年上半年转债市场估值相比2022年有所压缩,但仍处于历史高位。截止2023年6月2日,转债市场绝对价格中位数为118.46元,处于2013年以来/2017年以来64.80%/73.40%分位数。转债市场的平均转股溢价率为45.78%,处于2013年以来/2017年以来91.40%/92.00%分位数。分不同平价来看:平价在90-110元的转债的加权平均转股溢价率为25.29%,平价大于110元的转债的加权平均转股溢价率为9.63%;平价小于90元的转债的平均YTM为1.13%,平价在90-110元的转债的平均YTM为-2.37%。 从交易所公布的转债持仓数据来看,截至2023年4月底:基金是转债市场最大的投资者,其次占比最大的机构为:保险+社保+年金,一般法人转债持仓占比位列第三,自然人转债持仓占比排名第四。从待发转债规模来看,后续转债供给不会对市场产生很大影响。一方面转债的发行节奏会根据市场行情进行动态调整;另一方面转债的配置力量一直存在,公募、保险等机构配置转债的空间依然存在。 我们认为转债市场的高估值状态或将持续。短期来看,估值问题不是未来转债市场行情的主要矛盾,核心矛盾还是在于正股走势。若下半年A股市场企稳反弹,转债市场机会仍存。展望后市,我们认为对市场可以多一些耐心和信心。对应到转债市场上,我们建议投资者规避转股溢价率偏高的个券,尽量选择绝对价格和转股溢价率相对合理的转债个券。在行业层面,TMT行情值得关注,电子行业部分优质个券可重点关注。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转债个券强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