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永续债相关会计处理的规定》点评:永续债会计新规留下的疑点与启示-190201

《华泰证券-《永续债相关会计处理的规定》点评:永续债会计新规留下的疑点与启示-19020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永续债相关会计处理的规定》点评:永续债会计新规留下的疑点与启示-190201(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永续债会计新规可能的影响?
根据文件的要点,永续债的会计认定存在一定的变数,部分永续债可能会转为债权工具,尤其是同等偿付顺序的情况下,取决于发行方的审慎考虑。若从严计入债权工具,会产生一定的后续影响,尤其是对发行人:①计入债权会被动推高发行人资产负债率,增加偿债压力与再融资难度。②永续债丧失调节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发行意愿和发行量将大幅下降。③计入债权后,会加大部分国企去杠杆压力。对投资者而言,永续债条款设计在新规下将更加保护发行人利益。对发行人资质和发行目的的考察将更为关键,避免“假戏真唱”风险。
永续债市场的基本状况
国内永续债发行人主要为信用资质较好的国企、央企,整体抗风险能力强,信用资质较好。企业发行永续债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资产负债率,满足去杠杆要求。永续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但由于其股性特征,投资者范围较为有限。传统上由于永续债存在股性特征,而且期限较长,主要投资者为保险、券商资管、基金专户和券商自营,商业银行的需求较少。
永续债存在股债认定问题,财政部公布文件助理清
当前永续债的主要症结在于股性和债性的认定。1 月28 日,财政部公布了《永续债相关会计处理的规定》,帮助发行人和投资者更好的理清股债认定。文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第22 号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37 号——金融工具列报》(以下简称第37 号准则)等相关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针对发行方永续债的会计分类给出了纲领性要求。
发行方确认永续债会计分类的三个标准
对于发行方而言,确定永续债的会计分类主要需要考虑:①到期日。无到期日的通常归为权益;有到期日且有交付义务的通常归为债权,有到期且无交付义务的通常归为权益。②清偿顺序。劣后于普通债券的通常归为股权,与普通债券相同的应审慎考虑。③利率跳升和间接义务。若利率跳升较低,则不构成间接义务,通常归为股权;若利率跳升较高,则构成间接义务,通常归为债。利率跳升的高低取决于同期限同行业同类型工具平均的利率水平。
清偿顺序条款是最大的争议点
依据清偿顺序来看,除中行永续债外,其余一般永续债由于在募集说明书中指出与普通债务相同的清偿顺序,因此按照文件要求均需发行方“审慎考虑”,给永续债的会计认定留下变数。此条款中,文件保留了一定的灵活度,规定发行方应审慎考虑“清偿顺序是否会导致持有方对发行方承担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合同义务的预期,并据此确定其会计分类”。在最严格的情形下,永续债就会被认定为债权工具,这也是市场讨论的焦点,这条规定的灵活程度将决定存量永续债是否将会被转为债权。
风险提示:永续债尚未明确的细则出台,会计准则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