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新时代证券-固定收益市场周度观察:降准仍有必要,需要等待合适时机-190331

上传日期:2019-04-01 08:18:12 / 研报作者:潘向东文思佶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新时代证券-固定收益市场周度观察:降准仍有必要,需要等待合适时机-190331.pdf
大小:189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新时代证券-固定收益市场周度观察:降准仍有必要,需要等待合适时机-190331

新时代证券-固定收益市场周度观察:降准仍有必要,需要等待合适时机-190331
文本预览:

《新时代证券-固定收益市场周度观察:降准仍有必要,需要等待合适时机-190331(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证券-固定收益市场周度观察:降准仍有必要,需要等待合适时机-190331(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这个周末不太平静,先是周五传出谣言,称央行将在  4  月  1  日起降准  0.5个百分点,随后马上遭到央行相关人员的辟谣;而在同一天,证券日报发布头版文章,“降准仍是货币政策工具首选,最快下月成行”;然后是周日公布的  3  月制造业  PMI  超预期回升至  50.5。
        先从基本面来看,3  月制造业  PMI  的回升即使考虑到季节性因素,幅度也是相当可观的,且不仅是生产指数回升显著(52.7,+3.2),新订单指数(51.6,1.0)与新出口订单指数(51.3,0.6)等分项指标的改善幅度也不小,确实反映生产端出现回暖的迹象。结合发电耗煤等高频数据预测,3  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应会大幅回升至  6.0%上方,预计  6.4%左右。这样的  3  月看起来与  2016年的  3  月的底部企稳十分相似,当时的工业生产在随后的约一年半时段维持了加速扩张。然而,这次的不同在于需求,2016  年与工业大体同时企稳回升的还有出口、消费、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随后也持续性回升,也就是说,供给与需求的改善是同步的,且互相促进。究其原因,发达经济体回暖带来的外需改善、国内房地产政策放开以及基建投资的发力产生了共振,带来了经济短周期的回升。而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尽管  3  月出口增速预计能回到  10%以上,但全年出口预计会弱于  2018  年,外需难以成为经济回升的动力;而在“房住非炒”的指导思想下,国内地产政策再度全面放开可能性也极低,2019  年房地产投资增速趋于下行;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抓手主要在基建补短板,预计二季度基建增速能回升至  5-10%区间,年中有望支撑经济实现阶段性弱企稳,但在地方政府债务受到严格约束的政策环境下,进一步向上的空间有限。因此,全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需要进一步的逆周期政策调节,货币政策的宽松操作是必要的。
        那么是否还会降准?1-2  月的社融数据反映出,融资呈现出短期化和低风险化特征,改善并非是出于经济预期转好,而是得益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信贷政策指引,后续社融的进一步改善也将依赖于进一步的宽松操作,通过降准继续向银行间注入流动性是合理的政策选择,只是具体的操作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央行的及时辟谣并不意味着不再降准,而是需要掌握流动性预期的主导权,不能任由市场预期由于臆想而出现大幅波动,更不能容许谣言肆虐。从以往降准的公布规律来看,往往选在需要改善市场和社会对经济预期的时点,例如股市大幅波动、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和贸易摩擦加剧等事件发生时。如果预期平稳,则可能会适度延后,等待更多的经济数据为具体的政策操作选择提供参考。
        我们仍然维持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能够下破  3.0%的判断,但空间上  2019年的债市投资机会偏向信用债,短久期城投债可积极下沉资质,同时建议优选高性价比产业债。
        利率债
        流动性观察:流动性整体宽松,跨季资金需求旺盛
        一级市场发行:地方债发行数量、规模快速增加
        二级市场交易:期货小幅上涨,现券整体收益率下行
        信用债
        一级市场发行与到期:发行量增加,净融资额回升
        二级市场交易:信用债收益率普遍下行,信用利差分化较为明显
        上周,共有  7  只信用债发生违约:  “18  国购  01”,“18  国购  02”,“18国购  03”,“18  国购  04”,“17  国购  01”,“17  国购  03”,“16  天翔  01”
        上周,共有  1  家企业发生企业评级变动,1  家主体评级被调低:南京建工由  A  下调至  BBB,    评级展望为负面。
        风险提示:监管力度持续加大、经济超预期反弹、通胀大幅上行、海外市场不确定性增强、违约事件频率上升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