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融资租赁信用分析框架-210910

《华西证券-融资租赁信用分析框架-210910(7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西证券-融资租赁信用分析框架-210910(76页).pdf(7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融资”属性>“融物”属性决定了对于“中国式”融资租赁企业的信用分析,本质上是对于企业资产投放质量与流动性管理的分析研判,这一点与分析其他金融类企业较为相似;但与其他金融企业不同的是,融资租赁行业目前仍面临信息披露相对不透明、资产终端投向不明晰的问题,这是租赁行业信用分析的痛点,但如若分析到位,同样也是利差挖掘、获取α收益的来源。 商租与金租企业的利差来源于两方面:金租得天独厚的资金成本优势及监管的相对规范性。 相较于商租2018年才划归银保监会监管,金租则一直在银保监会严监管之下。 2020年出台的《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商租监管对标金租,行业内部也面临着调整“阵痛”;另一方面,金租的资金成本优势商租难以比拟,但目前活跃在资本市场上的商租公司却凭借其强大的市场化融资能力及差异化的市场战略,得以在租赁行业内分得一杯羹。 租赁公司信用分析的四大核心要素:公司背景、资产投放、负债及流动性管理、业务布局。 公司背景是企业的底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融资成本、重仓行业、客户选择;资产投放则是分析租赁企业的最重要抓手,“参差不齐”的关注率、不良率背后是行业监管的缺位负债成本决定租赁公司业务下沉程度,资产、负债的久期错配则反映出租赁行业内普遍存在的“短借长投”式流动性管理;业务布局的背后,则是对企业发展战略的追根溯源。 企业的重仓行业、重点区域、重要合作客户,均是租赁信用分析的重中之重。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受信用环境(尤其是政信类平台融资)整体趋紧,监管对于非标融资的打击等因素影响,租赁行业近两年的确在度过行业景气度相对较弱的阶段。 但迄今为止,除部分租赁公司受大股东牵连外,市场知名的租赁公司并未出现较为严重的负面事件。 利差波动的背后,反映出市场对于紧信用环境下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的焦虑,但同样也蕴含着对被错杀企业的投资机会。 在当前新一轮资产荒到来之际,重新走近、认识租赁行业,未尝不是挖掘收益的一个选择。 风险提示:紧信用环境下资产质量降低对于租赁公司信用资质或造成潜在冲击;数据采集或存在遗漏;部分指标统计口径存在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