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专项债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通知》点评:办法总比困难多,但也不要想太多-190611

《华泰证券-《专项债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通知》点评:办法总比困难多,但也不要想太多-19061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专项债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通知》点评:办法总比困难多,但也不要想太多-190611(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二季度以来,宏观经济压力再次显现,5 月总理重提“六稳”,基建再成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抓手。然而在项目资本金不足、隐性债务约束、问责机制等约束下,基建对冲力度依然不足。在此背景下,中央印发《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通知》不仅规定专项债可用作重大项目资本金,还创设“专项债+市场化融资”模式,地方隐性债务平滑合法化,提高长期专项债券发行比例。我们认为资本金放松对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有 1.7 个百分点左右的拉动,但效果可能不及 2009年和 2015~2016 年,重申近期利率债恐慌和上行是机会的判断。
专项债可用作重大项目资本金,制度性突破意义重大
《通知》允许将专项债券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突破了过往关于“债务性资金不得用于项目资本金”的限制,制度性突破意义重大。同时也解决部分地区因财力不足而无法配套对接专项债资金,解决部分项目资本金比例频繁调整的弊端。不过《通知》也对专项债可作为资本金的领域做了严格限制,守住新增隐性债务的红线。
创设“专项债+市场化融资”模式,明确隐性债务免责情形提高积极性
为了支持做好专项债券项目融资工作,《通知》积极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配套融资支持。为“专项债+市场化融资”这种模式正名,有助于该模式的大范围推广,发挥专项债的杠杆撬动作用,拉动基建投资。《通知》还指出对依法合规举债的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予以免责,避免各方因担心被问责而不作为,提高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隐性债务平滑合法化,提高长期专项债券发行比例
《通知》首次为金融机构参与隐性债务平滑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可能意味着金融机构参与隐性债务平滑将进入正式实施落地阶段。这有望缓解在建项目的资金压力,提振基建投资。此外还鼓励发行 10 年期以上的长期专项债券,更好匹配项目资金需求和期限,在到期一次性偿还本金方式基础上,鼓励专项债券发行时采取本金分期偿还方式,平滑债券存续期内偿债压力。长期专项债券发行增加将考验金融机构表内承接能力,可能对长端利率走势形成扰动。
资本金新规定有望多拉动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 1.7 个百分点
我们测算出不同情景下,地方专项债政策有望多拉动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1.7 个百分点。对比而言,本次资本金放松对基建的带动作用可能不及 2009年和 2015~2016 年。《通知》有助于拉动基建投资,缓解经济失速下行的压力,但隐性债务约束、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基建投资仍难以回到过去高增长时代,仅承担托底经济的目的。在内外部的复杂环境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政策仍需要保持灵活性,必要条件下其他工具如特别国债发行、货币政策宽松、非标融资政策放松等仍可能推出,办法比困难多。
对债市有何影响及启示?
专项债可用作资本金、金融机构配套融资等政策有助于助力宽信用和稳增长,专项债发行加速也会增加利率债供给压力,因此短期内无疑会加大市场的纠结情绪。但是我们仍强调,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基建仍仅承担托底经济的目的,经济向上无弹性的局面不改。同时地方隐性债务平滑若大规模推行也可能引发金融机构资产荒。重申近期利率债上行是机会的判断,如果看不到经济失速风险,十年期国债突破 3%的概率很低。维持十年期国债利率 3.3~3.55%为配置价值区间,底部 3.0%多头陷阱的判断。
风险提示:项目资本金约束大幅放松;非标融资政策放松;地方债供给压力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