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2019年5月债券托管量数据点评:Flight to Quality初显-190613

《华泰证券-2019年5月债券托管量数据点评:Flight to Quality初显-190613(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2019年5月债券托管量数据点评:Flight to Quality初显-190613(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5 月利率债、同业存单、地方债等优质资产受到投资者青睐,Flight to Quality初显,受包商事件发酵及央行货币政策对冲影响,Flight to Quality 的趋势可能将继续。5 月境外机构大幅增持国债、同业存单等,主要受中美利差走阔及中国债券纳入国际债券指数影响。信用债发行大幅减少,一是季节性因素,二是地产融资政策收紧影响。短期看,流动性结构性冲击、专项债新政、地方债供给增加等扰动因素仍存。中期看,经济下行压力、包商事件重新定义无风险利率、中美利差、优质资产稀缺等仍是正面因素,短期扰动或恐慌对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仍是机会,重申评级间利差将扩大。
商业银行大幅增持同业存单,信用债持仓降低
5 月商业银行大幅增持同业存单,主因 AAA 级占比高,商业银行优质资产稀缺。5 月信用债持仓量降幅较大,主因信用债发行大幅减少。分银行类型看,全国性商业银行信用债持仓减少最多,地方债增持最多;城商行继续增配利率债,地方债配置有所减弱;农商行和农合行托管规模续增,但增量减少。5 月农商行的欠配压力依然不小,不过增持规模已经出现下降,尤其是政金债增幅开始回落。 “包商事件”对中小银行流动性冲击比较明显,后续中小银行的缩表风险值得关注。
广义基金移仓利率品种,信用债拉长久期
广义基金小幅减少信用债配置,增持政金债和同业存单,整体上信用债的久期在拉长,地方债托管量也小幅增加了 84 亿元。广义基金的配置行为说明在中美贸易摩擦生变、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可能出现了搏利率下行的诉求。更重要的是,在前期对信用债价值充分挖掘之后,信用利差已经被压缩到比较低的位置,票息策略相对久期策略的性价比已经不高,同时信用风险担忧上升。我们在 5 月的相对价值报告中也指出“票息好于久期的策略在改变”。
境外机构再发力,托管规模大幅增加
5 月境外机构大幅增持国债、政金债和同业存单,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中美利差继续走阔,国内债券的相对价值上升,二是随着国债和政金债被纳入国际指数,外资机构不断增加被动投资。我们此前指出,由于系统对接等问题,跟踪指数的外资进入国内债市的节奏可能不及预期。从数据上来看,4 月境外机构增持规模并不大,5 月大幅上升,很有可能是来自“迟到的”被动投资。但值得注意的是外资的主动配置热情也比较高,从 2 月开始,境外机构就在加仓国债,且增持规模不断扩大。
保险大幅增持地方债,券商增持同业存单和政金债
5 月保险机构配置规模继续增加,地方债增持明显,说明当前保险机构的欠配压力不小。包商事件之后,机构风险偏好普遍降低,同业存单发行受阻使得保险的优质资产进一步稀缺,预计后续的超长期地方债将成为险资的优质资产。券商配置偏好与广义基金相似,增持同业存单和政金债,信用债持仓量减少。
债市杠杆率小幅下降
5 月债券回购余额降低,机构杠杆率有所下降。分机构来看,券商、广义基金和商业银行杠杆率降低,保险杠杆率上升,分银行类型来看,外资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杠杆率下降较快。5 月资金面比较平稳。但交易性机会的把握比较艰难,机构加杠杆热情不足。6 月面临年中考核,资金面压力更大,尤其是非银机构会首当其冲,预计机构加杠杆会更加谨慎。
风险提示:地方债供给压力加大,流动性冲击引发资产抛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