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债券策略周报:骤雨初歇后的纠结与应对-190623

《华泰证券-债券策略周报:骤雨初歇后的纠结与应对-190623(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债券策略周报:骤雨初歇后的纠结与应对-190623(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周策略观点
上周流动性梗阻、信用分层有所缓解,但长端利率再次陷入纠结,如何应对?方向上,全球经济及利率下行决定了中期国内利率下行的概率仍更大,叠加包商事件重新定义无风险利率、Flight to Quality,中期利好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节奏上,提防跨季后的扰动因素;操作上,由于空间有限,坚持恐慌或调整中买入的原则。长端利率三季度有望再次挑战年内低点,但过程可能仍有波折。半年末资金面风险降低,跨季之后反而需要提防。重申评级间利差拉大的判断,继续关注信用债的错杀机会。纯债空间有限,转债仍是博弈超额回报的重要工具,但是重心还是放在挖掘机构性机会上。
上周市场信心出现修复,流动性梗阻、信用分层状况有所缓解
包商事件自爆发以来,持续扰动债市投资者的神经,尤其是近两周流动性梗阻、信用分层等状况较为严重,非银机构被“一刀切”、融资困难。多方政策对冲、呵护下,债市信心有所修复,流动性梗阻、信用分层问题暂时有所缓解,主要原因包括:首先,总量流动性保持充裕,央行连续大额净投放,帮助机构平稳跨季;其次,完善债券交易违约处置机制,用质押物信用补充机构信用,重建融出方的信心和融出意愿;第三,通过头部券商发挥流动性渠道疏通的作用,头部券商在人物力配备上相比中小行更具优势,对于非银机构和个券的信用甄别能力相对更强;最后,重建市场信心。
中期看,包商事件引发的风险偏好回落、Flight to Quality 仍值得关注
短期流动性冲击缓解有助于减轻货基、债基等赎回压力,利率债短端利率回落幅度较大,信用债抛售压力减轻也导致信用债利率回落幅度较大。但中长期来看,包商事件的深远影响还在继续:同业刚兑信仰的打破将导致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出现明显分化,中小银行负债成本将出现上升可能将导致中小银行出现缩表;中小行同业业务收缩也可能导致信用扩张放缓,对于部分较为依赖非标融资的企业而言,信用收缩或引发信用风险的暴露;此次包商事件中,结构化发行问题引发市场和监管层的高度关注;短期流动性支持可以让部分中小银行度过季末时点,但长期看何去何从仍是疑问。
外部来看,负利率情绪蔓延,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国内债市难特立独行
伴随着全球贸易环境、政治局势进一步恶化,发达国家利率自 2016 年以来再次下行至 0 以下,全球负利率债券规模已经超过 2016 年中的峰值水平。6 月议息会议偏鸽派,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联邦基金利率期货隐含今年 7 月降息概率已经从会前的 63%上升至 100%。中国债市或难以在全球利率下行中“特立独行”,首先再次提升外资力量值得关注,其次如果美联储确认进入降息周期,那么国内有关降息、调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预期也会有所升温。无论如何,中美利差拉大提升了国内债市的安全边际,利率向下的阻力总体要更小。
但多方面因素制约下,短期债市仍较为纠结
首先,中美贸易摩擦出现新变化,专项地方债作为项目资本金等“新型”财政政策加码,经济下行预期有所弱化。其次,利率债供给压力仍大,谁是利率下行后的“接盘侠”这一终极问题尚无答案。第三,跨季之后央行等可能回收部分流动性,包商事件的深远影响也将继续,尤其是中小银行如果未来主动或被动缩表,会不会抛售利率债、定制化产品仍存在疑问。第四,隐性债务平滑的冲击正在开始,隐性债务平滑如果大面积推广,将对债券配置力量及经济数据产生扰动。最后,MLF 利率封杀利率下行空间,做多空间逼仄也是投资者纠结的重要原因。
风险提示:财政政策力度超预期;G20 中美领导人会晤超预期;跨季后央行流动性回收力度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