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债券市场制度建设研究之二:在海外,回购的“回”,有几种玩法?-190805

《华泰证券-债券市场制度建设研究之二:在海外,回购的“回”,有几种玩法?-190805(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债券市场制度建设研究之二:在海外,回购的“回”,有几种玩法?-190805(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本文我们简要介绍了美、欧、日等主要市场上的回购交易机制设计和市场现状。总体来看基于国债等高质量抵押品的“买断式回购”是海外市场上的主流,而三方回购(包括 GCF 等特殊制度安排)作为双边回购的重要补充,对建立分层的回购市场体系、降低交易隐性成本(如交易对手发现、抵押品管理等)、提高市场有效性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海外市场回购的概念及分类
在海外市场的语境中,回购常指买断式,即在回购未到期前,标的债券的所有权发生了转移。若卖方在回购存续期违约,则买方(作为实际的所有权人)有权将作债券卖给第三方,以此回补损失。按抵押品分类,可将回购分为一般抵押品与特别抵押品,分别对应资金供求驱动与债券供求驱动的交易。而若按交易参与方分类,可分为双边回购与三方回购,双边回购较复杂,但一方面可使用特别抵押品获得较低成本的融资,另一方面其接受一般抵押品时的投资收益高于同样抵押品的三方回购。三方回购则有操作简便等优点。美国交易商间特殊的 GCF 回购还可保证“全程匿名”。
美、欧、日回购市场概况及对比
按法律实质区分,美、欧市场上的回购基本可视作买断式,而日本兼有买断式与质押式,但买断式的占比也在上升。按参与方区分,美国市场的三方回购发展历史较长,中央对手方等基础设施较为集中,便于发挥规模经济,三方回购占据主流。欧、日市场目前存在较为分散、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特点,仍以双边回购为主。从参与机构分析,大型机构用双边回购、小型机构用三方回购是总体状况,而美欧各国央行也积极参与回购以作为货币政策实施手段。抵押品方面,在混业经营+严格监管的现状下,美、欧、日回购市场的主流抵押品以国债为主,有效防范了流动性冲击。
回购对海外债券投资者的意义
我们简单介绍了基于回购的 3 类策略构建,供开拓思路使用:1)新老券利差策略,对于被动持有大量活跃券的投资者,可使用活跃券做特别抵押品融资获得低成本资金,并投资到非活跃券上,事实上构造了一个做多老券-新券利差的策略;2)曲线斜率策略,通过使用回购调整现金头寸,可以在做曲线变陡/平策略时保持久期中性,便于构造纯粹的期限利差策略及预期回报估算;3)SC/GC 回购套利策略,在日本市场上信托银行广泛使用这一策略,但目前随着交易机制完善、利差收窄,影响了此类策略的空间。
风险提示:流动性冲击带来资产抛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