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证券-固定收益点评:降息后的货币政策与市场走势-220117

《中原证券-固定收益点评:降息后的货币政策与市场走势-220117(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原证券-固定收益点评:降息后的货币政策与市场走势-220117(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事件:人民银行1月17日公告称,开展7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 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 本次降息的背景主要有三个:一是历史上经济增速“下台阶”时期降低基准利率概率较大,2021年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四季度GDP同比仅有4.0%,尤其是消费偏弱,房地产存在不确定性“预期不稳”。 二是前期政策表态偏积极,做出了“主动有为”、“切实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主动提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货币金融政策”等阐述,市场有一定期待。 三是去年底以来美联储货币政策快速转向,不仅将在一季度结束Taper,而且三月议息会议上开启加息,年内加息多次且开始缩表的可能性较大。 因此为避免中美货币政策方向相反给汇率带来过大冲击,开展降息操作的合意“窗口期”偏窄。 短期继续降准降息理由不充分,但LPR将跟随政策利率下调。 7天和1年政策利率分别下降10bp到2.10%和2.85%是一个幅度相对充分的操作,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基本匹配。 经济有企稳态势,短期内再次降低政策利率的理由不充分。 但也不能排除经济下行动力意外加剧或消费疲弱严重拖累就业,人民银行再度降息的可能性。 此外,经历了12月降准、碳减排支持工具投放和1月MLF净投放后当前长期资金供给相对充足,在“结构性短缺的流动性管理框架”约束下人民银行一季度内再降准可能性也非常小。 政策利率下降将通过贷款利率传导给实体经济“融资降成本”,20日公布的LPR利率有望继续下行,较为可能的情形是1年期LPR再度下降10bp,5年期LPR下降5bp或10bp。 回顾历史上人民银行MLF“降息”后的市场表现,利率后续走势与降息在货币政策宽松周期中的位置非常相关。 2016年2月和2020年4月的降息分别是所处货币宽松周期的最后一次降息,2019年11月和2020年2月则不是。 四次降息后,短端利率普遍显著下行,长端利率在宽松周期末段则表现不明显。 总体来看,宽松周期末尾的降息短端和做陡占优,宽松周期内的降息长端占优。 我们认为政策发力推动经济企稳是时间问题而非概率问题,经济由微“滞涨”走向微“复苏”,本次降息从当前经济形势和市场表现来看都处于宽松周期“后半程”,未来长端利率想象空间有限。 短端利率未来不排除有机会,但短期内要关注税期资金状况的潜在扰动。 风险提示:1)消费疲弱大幅拖累就业;2)疫情反复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