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资产配置月报:不确定性下的生存建议-200210

《华泰证券-资产配置月报:不确定性下的生存建议-200210(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资产配置月报:不确定性下的生存建议-200210(28页).pdf(2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新年伊始,全球市场就遭遇美伊冲突与新冠肺炎两大不确定性事件冲击,增加了投资决策的难度。我们尝试从此类“黑天鹅”事件总结生存建议,并反思、预判疫情行情。事后来看,股市在年前反映的乐观情绪不少,在不确定性已显现苗头时,提前做适当回避可能“错过”行情,但比犯“过错”要好。而当前疫情仍处于爆发期,形势仍复杂,短期不排除有所反复,但大多数悲观情况可能已经在市场中有所反映,债市仍有流动性偏松+配置压力+避险情绪带来的惯性,但时间站在股市一边。后续仍需密切关注包括全球产业链、国内企业现金流、就业等可能的次生冲击,谨慎应对。
基本面:一季度增速挖坑,关注疫情与复工
2019年四季度起,外需初步修复,贸易摩擦阶段性好转,企业信心有所改善。叠加库存周期接近拐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发力等因素,经济初步显露出弱企稳的迹象。但突发疫情明显打乱了既定节奏,从2003年SARS疫情的经验看,“三驾马车”受疫情冲击程度不同,需求端,消费受到负面冲击最显著,出口也受到拖累,投资成为拉动当年经济的主力。生产端,第三产业受疫情影响更大,修复节奏更慢,加之现在三产在国内经济占比较高,负面影响仍需要重视,可能导致一季度GDP挖坑,全年经济呈现“低开-反弹-再回落”的过程,同时给政策逆周期对冲提出了更高要求。
流动性:实体资金需求延后,虚拟经济流动性偏松
从量价两个角度来看,在疫情出现前,12月实体经济流动性继续缓步改善,体现出“淡季不淡”的特点,总体仍指向“弱企稳”。但在疫情出现后,大量企业推迟复工,资金需求可能相应延后,与供给形成了一定错配,造成银行间、资本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2020年以来,银行间流动性除1月中旬受到缴税等的小幅扰动外,总体维持了去年底以来的偏松状况,短期在复工推迟、税期调整等因素影响下,有望继续保持,且可能逐渐向收益率曲线长端传导。而较低的货基、银行理财、信托等收益率压低了股市的机会成本,外资持续流入也显现出中长期看好的态势。
估值与相对价值:股债性价比向股市倾斜
经济弱企稳的节奏受到疫情短期影响,中长期经济有望向此前趋势回归。但不确定性仍存,相对价值仍是安全边际的重要来源。跨资产来看,股债性价比向股市倾斜。疫情影响医药股估值明显提升,科技与消费“核心资产”估值有所下行,显现出价值挖掘的空间。债市总体已难言洼地,转为交易思维,重视流动性与相对价值。期限利差对中长端利率债相对有利,信用债收益率各等级普遍下行,但幅度不及基准,利差被动放宽,中低等级民企房地产融资难度仍大,需关注疫情对企业现金流和信用资质的影响。
资产配置研判:债市有惯性,时间站在股市一边
短期内疫情发展仍然是主导情绪面和各类资产表现的最核心变量,但疫情仍暂可按短期冲击应对。股市悲观情绪反映已经较充分,虽仍需提防消息面反复,但时间已经是股市的朋友。债市仍有惯性,短期有交易性机会,中期赔率弱化,注重流动性与灵活性。转债正股可能有扰动,且估值上升造成类期权保护价值下降,以超跌或业绩、题材共振个券挖掘应对波动是更好的思路。汇率或阶段性承压,但“人无贬基”仍然正确。黄金作为不确定性的重要对冲品仍有战略配置价值。疫情短期压制大宗商品表现,特别是黑色、有色等国内定价为主的品种。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对经济产生次生冲击、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地缘政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