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华泰证券-疫情潜在次生风险与政策取向-200213.pdf
大小:126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泰证券-疫情潜在次生风险与政策取向-200213

华泰证券-疫情潜在次生风险与政策取向-200213
文本预览:

《华泰证券-疫情潜在次生风险与政策取向-200213(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疫情潜在次生风险与政策取向-200213(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防范经济次生冲击需要政策合力
  新冠疫情通过服务业大幅萎缩、制造业开工延迟、交通与人口流动受阻等途径给宏观经济带来直接影响。而潜在的次生风险同样不应该忽视,即疫情是否加速产业链向海外的转移,使制造业雪上加霜;第三产业及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导致失业率上升;房地产及债务风险的暴露。根据2月12日政治局会议精神,防疫仍是首要任务,但逐步恢复生产及经济秩序更加紧迫,有必要加大宏观逆周期调节力度。当前有必要施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宽松的货币政策、“因城施策”的房地产政策、针对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定向措施。
  产业链风险
  从短期来看,新冠疫情的全球影响主要在于上游企业产能不足和人员、货物的国际流动受阻。产能方面,此次疫情可能带来国际产业链上游零部件的“中国供给”不足。人员流动方面,企业高层与海外销售服务人员商贸谈判受到影响,海外就业人员难以按时返程,也将带来全球劳动力的“中国供给”不足。从长期来看,东南亚的制造业转移、美国的制造业回流趋势之下,疫情影响或将加速这一进程。我国产业升级和出口结构转变趋势已现,但在国际产业链下的分工仍相对脆弱。在产业转移的趋势下,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强化我国制造业的不可替代性至关重要。
  就业风险
  第三产业就业在我国占比最高,同时受疫情的冲击也较大。在疫情的冲击下,可选消费品需求大幅缩减,相关行业大量从业人员处于待业状态。在现金流周转困难现状和经营修复缓慢预期下,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短期明显下滑。线上服务业劳动力存在结构性缺口,劳动力供需错配问题显现,其背后或孕育行业变局,需关注结构性失业风险。中小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较强,但自身资金实力较弱、行业地位较低,因此抗风险能力较差。中小企业的困境直接上升至存活问题,可能带来就业岗位的缩减。
  房地产与债务风险
  疫情从销售承压、施工暂缓、租金收入等三个方面对房地产企业经营造成压力。2018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大幅收紧,房地产企业对销售回款的依赖度进一步上升。而目前疫情已对房地产销售回款带来明显冲击,与此同时,2020年仍是房地产企业债务到期的高峰,2020年房地产企业公开债券到期规模接近4400亿元,疫情突发恐对房地产行业现金流造成较大考验。在疫情冲击房地产经营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面临债务接续的压力,中小房企和高杠杆经营房企的现金流风险爆发的可能性更大。
  政治局会议与政策建议、市场判断
  在疫情冲击之下,实现关键之年的目标任务更具有难度,更需要与时间赛跑。因此,分类有序做好防疫与复工安排、加大宏观逆周期调节力度成为时下重点。财政政策可以更加积极,有必要扩大赤字率,加强减税降费、专项债扩容和定向贴息的力度。货币政策基调需要转为稳健偏宽松,总量上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结构上对部分地区、行业进行定向支持,同时与财政政策、监管政策等配合,助力信用扩张。此外,房地产政策有望边际微调,避免形成系统性风险。
  风险提示:复工潮下疫情进一步扩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恢复缓慢。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