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对2019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解读:上半年是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的重要强化期-200220

《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对2019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解读:上半年是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的重要强化期-200220(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对2019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解读:上半年是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的重要强化期-200220(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2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针对国内外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当前和未来货币政策的工作重点、市场热议的货币政策问题等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指引,我们针对其中的核心要点予以解读。
一、货币政策需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合适金融环境
本次报告对于经济增长的表述,延续了2019年三季度的谨慎态度,认为“经济增长保持了韧性,但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这一方面源于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下行风险依然突出。如部分国家贸易摩擦不确定性犹存、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对本已放缓的全球经济持续带来挑战,而金融脆弱性不断累积,“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高债务、高风险”环境制约了货币政策调控空间,主要经济体政策空间逐渐收缩。另一方面与国内自身面临的短中期挑战较多密切相关。短期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经济造成一定冲击难以避免,预计将拉低一季度GDP增速至2%至4%之间;中长期来看,国内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企业投资增长仍显乏力,同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往往和社会信用收缩交织共振,国内信用风险暴露有所加快,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也加大了新旧动能下行压力。
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2020年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报告指出,央行下一阶段工作将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和“十三五”规划收官。2月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强调“我们仍然要坚持今年及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抓好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这意味着,2020年完成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收官脱贫攻坚战、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胜利等几大硬任务,经济增长需坚持底线思维。
二、货币政策需加大逆周期调节,M2增速将继续高于名义GDP增速
基于上述基本面的判断,叠加局部性社会信用收缩压力,报告明确指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要“加强逆周期调节”。同时,报告强调货币政策要“增强调控前瞻性、精准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其中“主动性”为首次提及,也暗含了货币政策将更加积极。
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上讲究科学稳健,坚决不搞“大水漫灌”。报告指出,现阶段,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是科学稳健把握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的着力点。前两者略高于后者,体现了强化逆周期调节,也有助于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这表明,逆周期调节加码并不意味“大水漫灌”,货币政策将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其边际宽松也会灵活适度。如2019年三季度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和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意外冲击,央行也仅分两次小步幅下调MLF利率5BP、10BP,OMO利率亦同步幅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