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债券策略周报:资产荒的来龙去脉与未来展望-200223

《华泰证券-债券策略周报:资产荒的来龙去脉与未来展望-200223(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债券策略周报:资产荒的来龙去脉与未来展望-200223(26页).pdf(2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本轮资产荒源自融资需求萎缩,但机构资产负债表继续膨胀,负债成本下行缓慢。未来资产端关注财政赤字增加、房地产融资政策、再融资新政等,同时关注资管新规过渡期等影响。债市维持“中期赔率变弱,短期胜率仍存”判断,十年国债上周触及2.9%,短期迎来博弈二次探底的交易机会。中期看时间不是债市朋友。操作上短期通过国开债博弈交易性机会,务必站在离流动性出口更近的地方。维持适度杠杆和信用债吃票息策略,关注地产债、长端高等级及ABS、短端过剩产能债,地方腾挪能力下降,城投下沉策略需更谨慎。
本轮资产荒的来龙去脉
本轮资产荒源自资产端,融资需求出现被动和主动萎缩,高收益、低风险资产供给减少:不规范的融资渠道遭遇严厉的监管政策,非标供给减少;企业未来预期不稳定,资本开支意愿疲弱;地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融资受限;国企、央企面临去杠杆压力;包商事件打破刚兑,重新定义无风险资产;新冠疫情打乱债券发行节奏。但在资产负债倒挂的情况下,机构资产负债表却在继续扩张,且指数基金、摊余债基、职业年金、外资等新资金不断涌入,导致局部时点容易出现债券供需关系失衡。此外,机构负债成本下行仍缓慢,导致诸多机构更容易感受到合意资产的减少。
本轮资产荒与2016年资产荒有何不同?
首先,2016年资产荒源于负债端膨胀,融资需求早已改善,但资金面宽松+刚性兑付+做大冲动+同业存单助力,金融机构负债端膨胀,债券需求量扩张更快,资产荒延续到2016年三季度。而本轮资产荒的核心在于资产端,地产城投融资受限、国企去杠杆、包商事件打破同业刚兑等导致债市出现“核心资产荒”。而本轮债市需求力量弱于2016年,激进投资者也少于当年。其次,2016年货币政策过于宽松,资金利率低且极其平稳,是加杠杆的“温床”。当前央行货币政策面临的制约更多,因此以结构性宽松为主,且采取“小步慢跑”形式,周期更长。
本轮资产荒后续如何演绎?
首先,“房住不炒”之下,地产相关融资需求释放有限,同时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债券配置力量仍将较为强劲,本轮资产荒有望延续较长时间。其次,一季度天量社融,为何还存在资产荒?主因疫情影响之下,流动性错位,同时表内信贷的扩张对表外机构不具有直接影响,表外仍缺资产。第三,当下有哪些积极因素值得关注?基建等融资需求有所改善;保增长及“三稳”要求下,房地产融资限制或边际松动;定增等有助于缓解资产荒。当然,中期需要警惕可能冲击资产荒格局的因素,例如资管新规超预期严格、非标监管或央企去杠杆政策出现变化、中央加杠杆力度超预期等。
债市启示
首先,融资需求萎缩之下,本轮利率下行具有内生性,债市结构更加健康。其次,当前融资需求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改善迹象,资产荒有望延续,因而债市拐点尚早,但货币政策“守正”之下更有节制,金融机构负债端成本下行仍较为缓慢,利率下行空间较为有限,预计较长时间内难以突破2016年低点。最后,利率在较长时间内仍将处于相对低位,利率内生下行、债市结构健康等因素决定了债市即使出现调整空间也不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发展超预期,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