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新时代证券-固定收益市场周度观察:勿低估避险情绪持续时间,勿轻易左侧了结债券头寸-200315

上传日期:2020-03-15 20:13:17 / 研报作者:文思佶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新时代证券-固定收益市场周度观察:勿低估避险情绪持续时间,勿轻易左侧了结债券头寸-200315.pdf
大小:133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新时代证券-固定收益市场周度观察:勿低估避险情绪持续时间,勿轻易左侧了结债券头寸-200315

新时代证券-固定收益市场周度观察:勿低估避险情绪持续时间,勿轻易左侧了结债券头寸-200315
文本预览:

《新时代证券-固定收益市场周度观察:勿低估避险情绪持续时间,勿轻易左侧了结债券头寸-200315(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证券-固定收益市场周度观察:勿低估避险情绪持续时间,勿轻易左侧了结债券头寸-200315(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不能低估避险情绪的持续时间。近期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核心驱动因素仍是新冠疫情的全球扩散,导致市场边际变化增量信息则是海外诸国感染人数的快速上升和应对疫情的工作不足。截止3月13日数据,海外累计确诊病例5.4万人,单日新增1万人,处在快速上升阶段,从而导致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急剧降低。更重要的是,考虑到很多国家政府未具备完全的核算检测能力或不愿意进行完全的核酸检测,实际感染人数估计远高于此。而且,多国在应对疫情的工作中,并未充分借鉴中国抗疫工作的宝贵经验,因此,中外疫情后续变化的趋势也将截然不同,中国的生产、消费和投资活动有望逐月恢复,海外则将面临愈演愈烈的压力。尽管美国标普500指数期货在3月13日有所反弹,但疫情后续变化预计还会给资本市场施加新的压力,切勿低估全球避险情绪持续的时间。
  从全球角度看,疫情对实体经济的杀伤力难以估量。由于中国在2月份采取“休克疗法”,尽管当月经济牺牲程度较大,但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全国新增病例数量较为稀少,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3到4月经济应会出现明显的逐月回升。于此相对比,海外对经济杀伤最严重的阶段还未到来,情况还处于恶化阶段,各类经济活动会遭受进一步抑制。此外,以美国为例,美国股市的大幅下挫,直接导致企业和居民财富大幅缩水,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消费和投资能力遭到削弱,进一步利空股市,形成恶性循环。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类似问题,最终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国经济情况预计略好于海外情况,但在外需不足的影响下,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美国很可能再度重启非常规宽松货币政策。继美联储3月3日临时降息50BP后,市场预计美联储在3月18日的定期会议再降100BP至零利率的概率超过80%,即使最终没有完全兑现,也很可能在未来一到两次议息会议中重返零利率。如果零利率仍无法稳定股市及经济预期,不排除美联储再度重启大规模QE操作,甚至效仿日本央行大规模购入ETF。全球其他主要央行也将研究并开展进一步的刺激措施。在这样的环境下,预计人民银行也将进一步开展宽松操作,但会维持在正常货币政策的范围内,不会轻易采用非常规政策操作。因为一方面,国内正常货币政策操作的空间仍然较为充足,另一方面,此前两轮大幅宽松带来的高杠杆问题尚未完全消化,重走老路得不偿失,预计货币政策在保持定力的大前提下适度渐进宽松。
  债牛进入尾部冲刺,但收益率仍不能轻易言底。时间角度看,2018年初至今,债牛已持续两年有余,阶段上进入尾部的可能性不低。利率角度看,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已处于历史较低位置,并不是一个让投资者感到安心的位置。然而,基于全球避险情绪的持续、经济增长的确定性回落以及进一步货币宽松的可期,很难估计牛尾冲刺期收益率何处为底,建议至少继续保持仓位,在左侧提前了结需要非常慎重。
  利率债
  流动性观察:连续暂停逆回购,资金价格上行
  一级市场发行:净融资额上升,地方债持续发行
  二级市场交易:国债期货下跌,现券收益率上行
  信用债
  一级市场发行与到期:发行量增加,净融资额回升
  二级市场交易:信用债到期收益率普遍上行,信用利差普遍走阔
  上周,共有4只信用债发生违约,“19新华联控SCP002”,“19新华联控SCP003”,“17印纪娱乐MTN001”,“16中信国安MTN001”
  上周,共有共有5家企业发生评级变动,2家主体评级被调高,3家主体评级被调低
  风险提示:监管力度持续加大、经济超预期反弹、通胀大幅上行、海外市场不确定性增强、违约事件频率上升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