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债券策略周报:高波动阶段的操作建议-200315

《华泰证券-债券策略周报:高波动阶段的操作建议-200315(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债券策略周报:高波动阶段的操作建议-200315(24页).pdf(2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债市二次探底后短期出现调整,其中部分源于国内基本面最悲观阶段正在过去,同时海外流动性危机带来抛压,前者预示利率再创新低的难度加大,而后者很可能是短期“错杀机会”。利率债短期仍有小扰动,源于风险资产反弹、外资减持压力和国内复工加速。不过核心逻辑尚未动摇,外部因素暂居上风。内外力量交织、负债成本下行慢于资产端,交易盘主导特征加大,中美利差仍是安全垫。操作上,利率债进入高波动阶段,跌不怕、涨不追,重申站在流动性出口近的地方,国开-国债利差已经出现缩窄。票息机会仍值得珍视,但久期与信用下沉仍不能兼得。
外部来看,海外疫情及原油价格战下的全球经济增长担忧仍在加剧
上周海外疫情持续发酵,欧洲、美国疫情担忧逐步加大,全球防疫形势愈发严峻。WHO确定新冠为全球大流行病,多个国家封城应对,疫情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拖累恐进一步加大。目前美国疫情防控开始展现动员能力,但欧洲隐患仍较大。在海外疫情持续扩散的同时,上周原油价格战愈演愈烈,美国增加战略储备短期稳定需求,未来存在多方协调的空间,低油价也是石油生产国不能承受之重,但囚徒困境明显,预计仍会有反复。
蝴蝶效应扩散,全球隐现流动性危机,对中国债市也产生扰动
上周疫情的蝴蝶效应进一步扩散,风险资产与传统避险资产同步大跌。一方面,美国金融体系不稳定性风险正在暴露,四大风险点值得关注;另一方面,全球隐现流动性危机,中国债券也被境外机构抛售。不过本轮流动性危机与08年次贷危机存在本质不同,应对方法也将不同。我们预计美联储正式重启QE、扩张资产负债表为时不远,本轮流动性冲击持续的时间也将短于08年。若本轮流动性冲击缓解,则有助于减轻境外机构对中国债券的抛售压力。当然,疫情在海外仍处于扩散期,叠加美股财富效应拖累,全球经济仍面临较大挑战,美债有望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低位。
内部来看,经济修复的斜率和空间是重点,债市扰动因素增多
近期国内新冠疫情扩散势头被进一步遏制,新增确诊病例不断下降,上周领导人视察武汉,传递国内疫情防控积极信号。而在疫情防控取得进展的同时,国内生产复工进度也明显加快,PMI出现“V型”反弹无悬念,只是经济复苏的高度存在不确定性。此外,资产端利率大幅走在负债成本和政策利率前面,金融机构资产收益、负债成本倒挂严重,投资者对低利率的接受度有限,十年国债2.5-2.6%以下缺乏真正的配置盘,孕育波动风险。
债市杀估值,波动加大,但核心逻辑尚未逆转,债市调整空间有限
在内外因素影响下,近期债市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但是我们认为当前债市只是杀估值,波动加大,债市逻辑尚未逆转,调整空间有限。第一,谨防后续全球总需求冲击,国内经济回归正轨的难度增大、时间拉长。第二,中美利差是最大安全垫,中国债券仍可能成为全球避险资产和洼地。尤其是若美国国债利率进入1%时代,则中国债券对境外投资者可能具备了长期吸引力。第三,国内债市核心资产荒延续。第四,货币政策仍处于放松周期,3月份议息会议美联储大幅降息并进行QE的概率也较大,无疑有助于减轻央行货币政策的外部压力、打开央行货币政策的空间。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发展超预期,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