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证券-信用债市场定期研究:新冠疫情加速信用债违约节奏了吗?-200316

《世纪证券-信用债市场定期研究:新冠疫情加速信用债违约节奏了吗?-200316(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纪证券-信用债市场定期研究:新冠疫情加速信用债违约节奏了吗?-200316(24页).pdf(2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1) 2019年违约规模创历史新高。受中美贸易摩擦和宏观经济下行影响,2019年违约数量有增无减,全年共有179只债券违约,规模达1444亿元,其中40家主体首次违约。2019违约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集中于银行间市场,以中期票据为主;二是民营企业违约较多;三是违约企业发债时的主体评级以AA为主,债项评级AA为主,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有4家AAA级企业主体违约;四是非上市公司债券违约较多;五是传统强周期行业违约依然较多,同时与消费相关的行业违约也较突出。
2)新冠疫情有加速违约节奏的趋势。2月违约规模达434亿,创历史新高;迄今,债券评级预警事件达153次,显著增加;同时,疫情对信用的冲击极可能还没完全暴露,迄今新增的违约主体前期大都存在信用瑕疵,疫情加速了其违约进程,后续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企业可能会有更多的违约暴露。此外,私募债与中票违约较大;交易所市场违约相对较多;违约区域与疫情分布无明显关系。
3)一级市场:发行与净融资规模继续保持高位。信用债共发行405只,总发行规模4137.81亿,总偿还1326.07亿,净融资2811.74亿。
4)二级市场:信用债收益率与利差震荡,表现分化。国债收益率整体上行,国开债整体下行,信用债表现分化,短期高等级债券收益率下行,信用利差分化。
5)信用事件:“16中信国安MTN001”“17印纪娱乐MTN001”等违约;“18中融新大MTN001”展期;海能达通信展望负面;如意科技被下调评级。
6)风险提示:全球疫情失控风险宏观调控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