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肺炎疫情影响评估(八):结构性通胀会演变成全面性通胀吗-200324

《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肺炎疫情影响评估(八):结构性通胀会演变成全面性通胀吗-200324(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肺炎疫情影响评估(八):结构性通胀会演变成全面性通胀吗-200324(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在疫情和猪周期共同推动下,年初以来各种商品价格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结构性通胀引发全面通胀的预期增强。本文回顾历次通胀的成因并结合当前我国实际情况,认为当前时点我国发生全面通胀的概率低。
货币超发、需求上行、其他商品共振上涨是结构性通胀演变为全面性通胀的主要原因。复盘2000年以来我国历史上的三轮高通胀,发现经济需求是否充足、货币环境是否宽松、其他商品是否出现共振上涨,是结构性通胀演变为全面性通胀的前提条件。如2004年通胀:前期货币超发和投资过热下,粮食价格上涨导致结构性通胀快速转为全面通胀。2007-2008年通胀:猪肉领先于食品、CPI、PPI达到峰值,结构性特征明显,同时国内经济过热、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加快了结构性通胀向全面通胀的传导。2010-2011年通胀:“猪油共振”下CPI和PPI同步上涨,“四万亿”刺激后国内流动性过剩为本轮高通胀提供“燃料”。
本轮结构性通胀引发全面性通胀的概率低。一是猪周期是本轮CPI结构性上涨的主导因素,但当前猪价上涨的扩散效应还停留在替代品层面,并未出现其他商品价格全面共振上涨现象,叠加下半年猪肉价格回落概率较大,未来猪肉结构性上涨特征将有所弱化。二是疫情对不同商品供需两端影响的方向、程度、时间均存在较大差异,将加剧物价短期结构性分化特征,但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类商品价格将逐步回归正常走势,疫情对物价的影响是短暂且结构性的。三是我国粮食基本能实现自给自足、对外依存度较低,沙漠蝗灾进入我国概率较低,以及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传导效应较弱,沙漠蝗灾对国内粮价和通胀的影响有限。四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经济总需求整体偏弱,叠加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物价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