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特别时期需要特别国债-200327

《华泰证券-特别时期需要特别国债-200327(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特别时期需要特别国债-200327(18页).pdf(1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关键之年,宏观经济遭遇新冠疫情强力冲击,近期市场对特别国债的讨论开始增多。我国历史上进行过两次特别国债的新发,98年用于形成四大行资本金,07年用于购买外汇资产和形成中投公司股权。尽管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尤其是中央杠杆率仍有空间,但特别国债具有诸多优势,适时、适度重启特别国债的发行有一定必要性。发行方式上,可采取财政部定向发行特别国债给商业银行,央行配合降准;央行借道政策性银行购买部分特别国债;支持银行永续债发行等方式。由于特别国债定向发行的可能性较大,公开发行预计央行货币政策也会配合,因此对流动性的影响预计有限。
什么是特别国债?
特别国债是服务于特定政策、支持特定项目需要而发行的国债。特别国债与一般国债在资金用途、预算管理和发行流程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特别国债资金用途不同于一般国债,专门服务于特定政策,支持特定项目需要。特别国债纳入中央财政国债余额管理,在发行时调整国债余额,但其纳入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不列入财政赤字。发行流程方面,特别国债首先需要国务院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增发特别国债,调整年末国债余额限额,然后财政部根据议案决定发行特别国债,并按特定投向使用。
我国历史上的特别国债
我国共发行过三次特别国债,包括两次新发和一次续发。98年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四大行资本金,提高金融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方式上,央行降准为四大行释放流动性资金,四大行定向认购特别国债,财政部然后对四大行注资。2007年特别国债旨在解决因持续增加的外贸创汇而导致的基础货币增加,同时对超过合理规模的外汇储备进行有效投资管理。央行通过农行通道,向财政部认购1.35万亿特别国债,财政部向社会公众发行0.2万亿,然后财政部向央行购买现汇及汇金公司股权,注资成立中投公司。2017年特别国债的发行则是对2007年到期的部分特别国债进行定向续作。
特别时期需要特别国债
疫情冲击之下,年内保GDP翻番的数量目标既没有可行性,也没有必要性,但促进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就业大局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仍是政策应坚守的底线,适时的政策储备仍有较大必要性。当前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尤其是中央杠杆率仍有空间,地方专项债、政策性金融等工具较为充足。但特别国债具有诸多优势,包括针对特定用途而发行,更加契合当前应对疫情冲击的政策目标;只需人大常委会审议,更加有利于相机决策;为中央政府加杠杆的直接手段,可避免地方政府债务过快上升;用途更加灵活。在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之下,适时、适度重启特别国债的发行有一定必要性。
2020年特别国债发行过程猜想
方式一,由财政部定向发行特别国债给商业银行,利率参照再贷款利率,央行通过降准或者再贷款为商业银行提供等量流动性,财政部借此进行财政贴息、转移支付和支持基建投资等。为了提高商业银行持有特别国债的意愿,也可考虑允许商业银行将特别国债用于存款准备金缴纳的方式。方式二,参照2007年特别国债的发行方式,可由央行借道政策性银行的方式购买部分特别国债。方式三,还可进一步创新特别国债的使用方式,用于支持银行永续债发行,提升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和意愿。
风险提示:特别国债发行预期落空;流动性冲击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