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2020年3月外贸数据的点评:内需呈回暖趋势,出口阶段性反弹-200414

《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2020年3月外贸数据的点评:内需呈回暖趋势,出口阶段性反弹-200414(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2020年3月外贸数据的点评:内需呈回暖趋势,出口阶段性反弹-200414(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低基数是进口增速降幅收窄的原因之一,跨境资金平稳。3月出口、进口增速分别提高10.6、3.1个百分点至-6.6%、-0.9%。去年同期进口基数较低,是进口降幅收窄的原因之一。剔除香港贸易因素后的进口、出口增速变化相对平稳,表明汇率稳定,资本跨境流动相对平稳。
因延期复工积压的出口订单陆续交付,3月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增速阶段性反弹,但预计后续外贸新订单将因海外经济体疫情防控而减少,将持续拖累未来数月的出口增速。3月份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加速,前期积压订单陆续交付,导致3月对欧盟、东盟、美国、日本、金砖国家的出口增速分别较1-2月提高了5.7%、13.0%、6.6%、23.0%和7.8%。但当前全球疫情蔓延扩散,仍未见到拐点,将不可避免影响到主要经济体的进口需求,预计外贸新订单减少等问题将随海外疫情的扩散而逐步显现,后续出口缺乏支撑。
3月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内需逐步回暖和低基数导致进口增速回升。在7种进口金额增速提高的重点商品中,3月有6种重点商品的进口数量提高,表明进口数量因素是进口增速上升的主因,反映国内需求有所回暖。本次进口数量同比增加较多的主要为原油、煤、钢材、集成电路等工业原料,也反映国内生产动能回升,复工复产有助于内需的提高。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落地,预计对美国进口将继续增加,中美贸易顺差大概率收窄。3月我国贸易顺差199.0亿美元,较1-2月增加270.0亿美元,其中对美贸易顺差153.2亿美元,占全部顺差的77.0%。3月自美进口大豆、猪肉、棉花等农产品大幅增长,预计未来对美进口将继续加大,中美贸易顺差收窄。
疫情致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大幅减弱,外需对我国出口支撑将较快下降。3月份,摩根大通全球综合PMI指数降低6.7个百分点至39.4%,全球制造业PMI指数为47.7%,均位于荣枯线以下,表明经济处于收缩区间,全球经济将急剧跌入负增长。3月份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景气指数也全面大幅下降,预示经济增速将出现急剧放缓,将冲击我国外贸出口。
贸易结构继续趋于优化。一是加工贸易在进出口中的比重趋于下降,而反映我国对外贸易自主发展能力的一般贸易比重提高,3月份达到60.0%,呈整体上升态势;二是出口产品结构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较高,3月份两者比重分别为29.9%和58.5%,位于2014年以来的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