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2020年1~3月宏观数据点评:经济边际改善有望延续,更大政策力度在路上-200417

《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2020年1~3月宏观数据点评:经济边际改善有望延续,更大政策力度在路上-200417(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2020年1~3月宏观数据点评:经济边际改善有望延续,更大政策力度在路上-200417(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在国内外疫情的叠加冲击下,国内生产和需求均大幅下降,这次疫情公共危机的“休克性”影响明显大于金融或经济危机。但随着疫情的好转,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也将随之较快消退,经济增长有望加快恢复。预计国内GDP将边际改善,呈“V”型走势,但恢复力度取决于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与国内逆周期调节力度。当前政策力度下,全年GDP增长3-4%左右;要实现5-6%的目标,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预计政策力度加大是必然。
摘要:
工业增加值:工业生产明显加快,制造业结构也有所改善,但外资、私企生产恢复偏弱。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3%,降幅较1-2月份收窄5.1个百分点。其中,受国家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和部分企业赶工积压订单影响,制造业增加值降幅较1-2月份收窄5.5个百分点,是工业生产恢复的主要贡献因素;但受海外疫情蔓延、整个世界陷入“大封锁”状态影响,外资和私企工业增加值降幅均在10%以上,产业链面临受损风险,对工业生产的中长期冲击不容小觑。另外,受益政策扶持、互联网等新型消费大幅增长,国内高技术制造业生产恢复明显更快,1-3月降幅较1-2月大幅收窄10.6个百分点。
国内生产总值(GDP):预计呈环比改善态势,二季度增长4-5%左右,当前政策力度下,全年GDP增长3-4%左右;要实现5-6%的目标,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一是国内外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持续显现,预计消费回补力度不宜高估,后续消费恢复依赖于更多强刺激政策的出台;二是预计投资短期分化加剧,整体增速大概率回升,即基建投资增速有望二季度回升转正,制造业投资大幅改善空间有限,房地产短期反弹,但整体仍将处于下行周期。三是受海外疫情蔓延,整个世界陷入“大封锁”状态影响,预计进出口增速下行压力均有所增加,贸易顺差料明显收窄,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减弱。如果未来强力度政策刺激,且全球疫情在二季度稳定的情况下,全年GDP增速有望达到5-6%,不然在3-4%的水平。
消费:餐饮和可选品疲软拖累社零仅弱改善,后续恢复依赖政策强刺激。1-3月份国内社零增速同比下降19.0%,较1-2月小幅收窄1.5个百分点。其中,受海外疫情蔓延、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居民担忧未退影响,居民餐饮消费同比下降44.3%,降幅较1-2月扩大1.2个百分点,是主要拖累因素之一。另外,分商品零售品类看,粮油食品、中西药品类等必须品消费持续恢复,可选品消费改善均有限,如汽车、房地产相关消费降幅仍均逾20%。展望未来数月,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持续显现,居民收入下降、就业面临压力,预计消费回补力度不宜高估。后续消费恢复,特别是汽车等占比高的消费回升,需依赖更多强刺激政策出台。
投资:短期分化加剧,整体增速大概率回升。一是利好政策帮扶下民企融资环境有所改善,但海外出口需求下降和企业盈利恶化,将持续抑制企业投资热情,制造业投资大幅改善空间有限;二是一季度专项债放量和各地项目储备较多情况下,二季度基建投资增速大概率转正。同时政策偏暖和技术需求释放下,新基建将迎来快速发展,助力基建投资增速回升和经济结构转型;三是一季度房地产市场“量价齐降”,3月销售出现回暖。预计未来房地产投资增速在疫后施工加快、销售回暖、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三稳”政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增速有望迎来反弹提高,但整体仍处于下行周期中,增长幅度有限。
政策展望:年内加大政策力度是必然选择,降息、降准、抗疫特别国债在路上。在“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的背景下,“外部风险大于内部风险,宏观风险大于微观风险”,在这样的形势下,“关键在于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4月17日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预计货币政策将继续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降息包括降低存款基准利率,再贷款、再贴现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财政政策方面,一是扩内需,预计财政赤字率提高至3.5%,地方专项债额度提高至3.5-4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将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如湖北、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家庭部门的精准支持,预计该资金不会用于基建领域,规模有望在2万亿元以上;二是稳外贸外资,将继续加大力度稳定外贸和外资企业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