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债券策略周报:OMO重启引发的债市重定价-200531

《华泰证券-债券策略周报:OMO重启引发的债市重定价-200531(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债券策略周报:OMO重启引发的债市重定价-200531(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近日资金面出现紧张,上周央行重启OMO操作,从补充流动性缺口角度看存在必然性。但价格未动,可能源于疫情和经济进入新阶段、汇率贬值压力和“空转”套利行为,引发债市提早出现“熊平”。资金面可能度过了最宽松阶段,但经济渐进修复、失业率目标压力仍大背景下,货币政策仅是微调,尚难逆转,债市正在经历小幅重定价。6月是半年末敏感时点,资金面扰动因素较多,但上旬资金面可能出现明显缓解,全月处于平衡态。十年期国债近期可能继续在2.5%-2.8%之间徘徊,经历前期上行后,临近甚至达到我们的短期支撑位,本周或有小幅交易性机会。
曲线“熊平”比预期更早到来
4月份收益率曲线“牛陡”,源于货币放松+财政积极,一个作用于短端,一个作用于长端。投资者对5月份债市一度抱有“曲线牛平”的期待,但5月初以来债市明显调整,触发因素在于利率债天量供给、资金面边际收紧、风险资产强劲和贸易数据超预期,根源在于机构资产负债倒挂导致市场真正的配置资金缺乏,市场结构不稳定。
从OMO重启讲起
央行上周重启逆回购并加大投放力度,主要是“对冲政府债券发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等因素的影响”,有其必然性。但OMO引发货币政策再思考,疫情与经济进入到新阶段,货币政策由“救急”状态向常态化微调,继续引导信贷利率下行并为财政政策搭台。同时,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以及“空转”套利行为可能在推动货币政策微调。此外,利率债供给压力下为何仅通过逆回购来对冲?主要是利率债发行对资金面的影响被夸大,今年财政拨付效率大大提高,进退更加灵活的逆回购更适合进行短期调节。
OMO重启对资金面的影响
若逆回购操作常态化,则资金利率难以回到4月中的最低点。但资金利率的中枢会回到哪里?考虑到逆回购并非资金的唯一来源,市场的宽松预期尚未完全退出,短期内资金利率中枢回到2.2%的可能性不大。我们预计7天逆回购利率中枢可能在2%以下:首先,从存款利率并轨和降低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的角度看,逆回购利率中枢难以回到2%以上;其次,技术性因素也对资金利率的中枢产生约束。因此,资金利率中枢整体上移,但央行持续补充流动性缺口,上周资金利率的恐慌式上行应有所缓和。
6月资金面展望
6月资金面的影响因素较多,一是国债+地方债总供给预计将再次接近1万亿;二是特别国债有可能在6月开始公开发行;三是货币政策对于资金面有一定呵护态度,MLF和OMO利率调降甚至降准仍存在一定可能性;四是半年度考核导致非银融资紧张;五是公开市场到期较多。整体来看,我们认为6月份资金面延续当前异常紧张状况的可能性不大,资金面很可能时松时紧。但4月份资金面最宽松的时点已经过去。
债市利率重定价
短端利率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是货币政策和资金面,当前资金利率向常态化回归,中枢可能出现上行,隔夜回购中枢有望上行至1%以上,短端利率中枢也将上行。对于长端利率而言,其除了受到资金面的影响之外,还受到经济增长预期、通胀预期、投资者行为等因素影响,十年国债利率二季度预计在2.5-2.8%之间徘徊,重申2.7~2.8%区间有支撑甚至博弈交易机会,三四季度如果经济保持渐进重启有可能挑战2.8-3.0%。而超长端利率对资金面的变化相对不敏感,30年国债在3.5%以上对保险机构具备价值。
风险提示:“港版国安法”、中美摩擦发酵超预期,中小企业风险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