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债券策略周报:政策“中病即止”,市场由奢入俭-200621

《华泰证券-债券策略周报:政策“中病即止”,市场由奢入俭-200621(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债券策略周报:政策“中病即止”,市场由奢入俭-200621(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近期债市波动剧烈,部分源于货币政策预期变化。上周陆家嘴论坛再次传递货币政策重心微调,在疫情和经济好转下“中病即止”,但仍需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后续降准、公开市场对冲等仍有必要。市场反映剧烈在于与4月份反差过大,以及“面多不加水”的担忧,更为细腻的“预期管理”有必要。短期看,十年国债利率在2.9%位置,从胜率、赔率的角度上,加上“进一步通过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要求背书,开始具备一定的价值,中期上有顶、下有底。操作上,配置盘补仓、交易盘浅尝,“中性或偏低杠杆+信用吃票息+转债挖个券”仍是我们的核心组合。
陆家嘴论坛传递出的政策信号
四大目标是理解货币政策取向和重心的关键,上周陆家嘴论坛传递货币政策重心微调的信号,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首先,刘鹤副总理指出经济向好的方向转变;第二,经济增长与金融防风险的关系再平衡;第三,关注非常规政策退出,预留未来政策空间。而在货币政策重心微调的同时,宽信用表述也略有弱化,不过根据易纲行长对新增信贷和社融的表述,全年社融增速仍有望超过13%,宽信用格局延续。
货币政策“中病即止”,但仍需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如何理解国常会和陆家嘴论坛传递信号的“差异”?我们认为,国常会可能更侧重于短期政策部署,而陆家嘴论坛是年度论坛,侧重于监管层中期的政策与学术探讨。此外,两者在货币政策表述上内涵一致。而下阶段货币政策的取向,根本还是要“从经济发展实际出发”,这是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的体现和依据。疫情和经济好转,防控资金空转,都要求货币政策边际收敛。而失业率等压力仍然较大,经济仅是渐进修复,货币政策宽松程度收敛而不收紧。此外,金融系统向实体让利1.5万亿是个宽泛概念,但至少不允许贷款和债券利率明显上行。
货币政策操作展望
国常会点名降准,但表示是“综合运用”,没有以往急迫,预计有望择机落地。社融高增长意味着下半年存在超储资金缺口,需要通过降准等补齐。与此同时,降准有助于释放中长期流动性,从而配合特别国债、地方债等发行。而降息预期短期看似降温。上周四央行重启14天回购,助力金融机构跨季,后续预计逆回购继续常态化。哪些因素会导致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一是海内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球经济共振。二是国内房地产市场升温。哪些因素会导致超预期放松?第一,疫情再次爆发、中美摩擦发酵。第二,谨防社融快速萎缩。第三,利率大幅上行也将倒逼货币政策放松。
资金面的感受:由奢入俭难
资金定价的基础是边际定价,4月底以来,超储率明显降低,OMO成为主要的资金投放渠道,边际资金成本向2.2%适度回归在所难免。目前的回购和IRS利率均明显低于年初水平,但为何市场反映如此强烈?一方面源于4月份之后资金面反差过大;另一方面,在特别国债发行之际,市场担忧“面多不加水”。显然,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由奢入俭难”。但更为细腻的“预期管理”有必要。利率债的供给量仍大,隔夜回购余额已经出现了大幅下降,票据/债券-结构性存款套利行为也正在得到抑制,在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外部仍面临压力之下,资金面可能已经到合意水平。
风险提示:海内外疫情反复超预期;季末资金面紧张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