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点评:票据“债券化”之路开启-200629

《华泰证券-《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点评:票据“债券化”之路开启-200629(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点评:票据“债券化”之路开启-200629(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2020年6月28华泰证券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 与征求意见稿《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点评相比,核心规定没有变化:一是明确货币市场工具定位,二是强调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和供应链金融发展,三是存托机构仍由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担任,四是标准化票据基本满足标债要求,但仍待具体文件确认。 标准票据“债券化”之路开启化票据的发展无疑会对整个票据市场带来全新变革。 对债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短债增加新品种,分流同业存单、短融等需求;显著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化解货币政策传导堵点;在标准化票据(直接融资)替代票据贴现(贷华泰证券款)的过程中,M2和社融结构可能出现变化。 关注点一:明确货币市场工具定《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点评位,基金、理财产品等可以参与投资与征求意见稿一致,《办法》第四条规定:“标准化票据属于货币市场工具,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对标准化票据实施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 货币市场工具通常指到期日不足1年的短期金融工具,主要包括1年以内(含1年)的银行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债券回购,及剩余期限在39票据“债券化”之路开启7天以内(含397天)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 标准化票据属于货币市场工具,意味着公募基金、银行华泰证券理财等也可以直接投资。 同时在银行间和票据市场双《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点评市流通,大大扩展了票据市场的参与主体。 关注点二:强调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和供应链金融发展,商票迎来历史机遇本次《办法》在开头明确表示“为服务中小票据“债券化”之路开启企业融资和供应链金融发展”。 而在去年的发行文件中更多强调的是“对中小银行流动性支持”,措辞变化表明标票市场华泰证券定位也在变化。 我们在2019年9月发布的《银行间新秀――解密标准化票据》中提示:标准化票据的意义是以银行纾《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点评困之名、行扶持企业之实,更深远的意义在于盘活商票和应收账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服务供应链融资”的定位说明商票将会是下一阶段的发展重点,2万亿规模的商业承兑汇票乃至数十万亿规模的应收账款市票据“债券化”之路开启场(数据截至2020年5月)都将迎来历史性机遇。 关注点三:华泰证券存托机构由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担任,定价市场化程度提高存托机构是标准化票据创设流程中最核心的一环。 事实上,存托机构的作用和贴现行是类似的,都是票据进入金融市场《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点评流通的一个桥梁。 而此前这一角色完全由银行票据“债券化”之路开启垄断,这就导致大量的小额票据和低资质票据无法进入流通环节,票据定价权也由银行垄断。 存托、承销标准化票据开启了华泰证券证券公司介入票据贴现市场的大门,票据定价无疑会更加市场化,更多小额票乃至商票的流动性有望提高。 在市场化竞争的过程中,企业融资的中介机构成本会降低《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点评,实质上也是一种金融对实体的“让利”。 关注点四:标债资质只差“临门一脚”我们认为标票据“债券化”之路开启准化票据符合标债的认定规则,但此前《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没有提及标准化票据,目前标准化票据仍为非标。 我们预计标债认定规则正式稿大概率华泰证券会将其列入。 基金《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点评和资管产品等投资标准化票据应该没有实质性障碍。 市场影响标准化票据的实质是将票据这一非标资产“债券化”,在此过程中对债市的影响票据“债券化”之路开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短债增加新品种,分流同业存单、短融等需求。 第二、如果商业承兑汇票可以大规模铺开,则有助于显著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便利企业华泰证券直接融资的同时促进宽信用,化解货币政策传导堵点。 第三、在标准化《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点评票据(直接融资)替代票据贴现(贷款)的过程中,M2和社融结构可能出现变化。 风险提示:标准化资产认定规则发生变化票据“债券化”之路开启,机构风险偏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