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测量师行-房地产行业:调控下的上海房地产市场-210422

《城市测量师行-房地产行业:调控下的上海房地产市场-210422(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测量师行-房地产行业:调控下的上海房地产市场-210422(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政策背景(一)一季度全国政策总览2020年遭遇疫情影响,不过整体楼市表现出较强的韧性,随着经济的复苏,市场先抑后扬,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回温更为迅速,但是其中北上广深以及部分二线重点城市萌生了楼市过热现象,这与全国“房住不炒”的楼市主基调和“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相背离,且这些过热现象已经有延伸到新一年的趋势,因此2021年一季度北上广深等城市接连出台调控政策,抑制这一轮的过热行情,以稳定楼市的后期运行。 纵览已经出台调控政策城市,基本与此前楼市过热的城市吻合,各地方政府因城施策,针对自身的市场状况,通过“组合拳”的方式进行调控,力促市场回归理性。 (二)全国楼市调控抓手――严查经营贷入市在本轮楼市调控中金融监管力度的加强不得不提,尤其是对于经营贷的严查,一季度楼市调控主要来自于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文件,而中央层面正式出台的最重要文件就是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重点严查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该政策发布于3月底,其实此前一二线城市已经有相应的政策和自查措施出台,可见中央对于经营贷违规进入楼市的现象关注度之高,或也预示着楼市金融监管的从严将进一步向二三线城市铺开。 此前为降低杠杆,防范楼市金融风险,政府就叫停并查处楼市中出现的首付贷、过桥贷等违规金融产品,而经营贷长期存在,用途为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资金问题,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此前由于贷款周期短,利率水平明显高于房贷利率,因此未受到楼市高度关注。 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政府为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降低经营贷利率,提高贷款期限,导致经营贷利率低于普遍房贷利率水平,为投资客提供了套利空间,同时部分银行甚至推出更大的优惠力度,使两者之间的利差大幅扩大,再加上个人经营贷审核过程不严谨、中介诱导客户包装公司套取经营贷等问题存在,导致部分群体通过经营贷的方式买房。 目前北京、广东、深圳已经公布了经营贷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自查结果,从违规金额占比来看,其涉及面极小,金额虽然不多,但经营贷的“鲶鱼效应”初显,这将会加速局部地区的楼市热度升温,给楼市预期带来负面影响。 再从上海层面看,1月份开始开展银行自查工作,据了解目前上海地区135家商业银行已经完成了个人住房信贷管理专项自查工作,总结自查结果确实存在部分个人消费贷、经营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同时自3月1日开始,上海银保监局选取辖内16家银行开展了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市专项稽核调查。 截至目前,该次监管稽核调查已发现123笔、3.39亿元经营贷和消费贷涉嫌被挪用于房地产市场,同时还发现部分银行首套房认定不准确、数据填报不规范以及外部“助贷”机构违规问题突出等情况。 从抽样调查的结果看,上海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经营贷、消费贷金额同样存在较大规模,所以银行后期的整改、政府持续的监管依旧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