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2021年1~4月宏观数据点评:不均衡修复延续,消费还需再帮一把-210517

上传日期:2021-05-18 09:33:01 / 研报作者:胡文艳李沫陈然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2021年1~4月宏观数据点评:不均衡修复延续,消费还需再帮一把-210517.pdf
大小:81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2021年1~4月宏观数据点评:不均衡修复延续,消费还需再帮一把-210517

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2021年1~4月宏观数据点评:不均衡修复延续,消费还需再帮一把-210517
文本预览:

《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2021年1~4月宏观数据点评:不均衡修复延续,消费还需再帮一把-210517(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2021年1~4月宏观数据点评:不均衡修复延续,消费还需再帮一把-210517(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4月份经济修复动能中,出口和房地产依然是主要动力,制造业、基建投资温和复苏,但消费修复速度放缓,经济恢复平衡性亟待增强。

预计在出口保持韧性和消费向上空间较大的带动下,二季度经济有望延续稳中加固态势,但原材料涨价对需求的抑制作用不容忽视,预计二季度GDP同比增长8.4%。

摘要:工业增加值:出口走强带动制造业生产再度回升。

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6.8%,较3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处于近年来历史同期偏高水平,表明工业生产稳中有升、仍然较为强劲。

从三大门类看,制造业是工业生产边际走强主因,如4月份制造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7.6%,较3月份大幅提高1.3个百分点,增幅高出全部工业0.7个百分点;从制造业内部看,出口走强带动中游生产提速是主要贡献力量,如本月电气机械及器材、专用/通用设备等中游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均超过10%,且均较3月份有所提高,同期上游和下游制造业生产则多数有所放缓。

国内生产总值(GDP):预计二季度GDP约增长8.3%、全年增长8.6%左右,走势前高后低。

一是服务业修复提速叠加居民收入回暖,二季度消费有望加快恢复性增长,但消费全年恢复至常态水平有难度。

二是制造业有望接棒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向上修复可期;三是全球需求加快恢复叠加海外供需缺口仍存,出口高景气短期延续,但动能边际走弱。

消费:短期回落,不改二季度修复加快趋势。

4月社零两年平均增长4.3%,较3月大幅回落2个百分点,且环比增速远低于疫前同期水平,显示消费明显走弱。

消费修复不及预期,原因有三:一是本月餐饮收入两年平均增速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至0.4%,拖累作用突出;二是随着消费刺激政策逐步退潮,汽车、办公用品、食品、饮料等限额以上商品零售修复速度均在高位放缓;三是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偏慢,对限额以下商品消费恢复形成重要制约。

预计在服务业修复提速和居民收入回暖的共同支撑下,二季度消费修复提速仍可期;但疫后低收入群体收入修复常态尚需时日,且贫富分化、房地产挤占对边际消费倾向的制约作用偏强,消费内生修复动能尚需政策提振。

投资:制造业地产支撑作用增强,修复动能有望继续回升。

1-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平均增长3.9%,高于上月1.0个百分点,且环比增速高于历史同期,显示投资端修复动能加强。

一是在低基数、出口高增长和降成本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制造业投资边际改善较多,但整体规模仍不及2019年水平。

预计在国内外需共振修复、企业利润改善、技术升级周期启动的共同作用下,二季度制造业投资中枢将继续上行,但输入性通胀压力和出口增速放缓将制约其修复斜率。

二是在专项债发行放量的支撑下,1-4月基建投资小幅改善,但仍在低位运行。

预计二季度专项债发行放量将带动基建投资阶段性回暖,但专项债分流、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减弱、优质项目缺乏等因素将制约其回升幅度。

三是在限制性房地产政策大概率加码和国内信用收缩的大背景下,房地产投资增速向上面临“天花板”,但房地产需求仍处于拉长的回升周期中,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望维持高位。

政策展望:缓退坡,更重精准。

1-4月份经济边际修复动能增强,但经济复苏不均衡性问题依旧突出,宏观政策既要“不急转弯”、稳健回归常态,也要精准发力强弱项、防风险。

预计货币政策稳字当头,结构性定向调控强化。

一方面流动性总量“不缺不溢”,2021年社融和M2增速将分别降至11%和9%左右,宏观杠杆率平稳可期;另一方面金融地产“紧”、制造业“松”格局有望强化,金融对小微企业、科技、绿色领域的支持力度或进一步加强。

预计财政延续积极总基调,结构性特征明显。

一方面财政扩张规模调降至7.22万亿元,扩张力度边际放缓,但整体仍高于2019年水平;另一方面财政兜底“三保”底线,将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同时更加注重结构调整。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