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宏观深度:美债利率何去何从?影响几何?-210520

《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宏观深度:美债利率何去何从?影响几何?-210520(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宏观深度:美债利率何去何从?影响几何?-210520(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2021年以来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飙升,背后原因是什么?拜登政府约6万亿美元刺激方案、年内美联储缩减量化宽松预期,又将如何影响后续美债利率的演绎?对中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根据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的经典三因素分析框架,本轮美债利率飙升主要由通胀预期和期限溢价两者共同驱动。 第一大因素,期限溢价大幅攀升:一是美国经济修复超预期下,市场对美联储缩减QE规模的担忧升温,导致投资者要求更高的利率变动风险补偿,从而推升了期限溢价;二是疫后美国国债发行规模大幅扩张,美元资产吸引力下降,导致美债供需结构恶化也是期限溢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第二大因素,通胀预期回升,主要受全球经济共振复苏预期强化下,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的影响。 第三大因素,未来实际短期利率预期,目前或维持低位,对美债利率上涨的贡献有限。 预计年内美债收益率大概率继续走高,量宽缩减预期或成主推力。 一是从通货膨胀预期看,预计上升最快的阶段正在过去,但全年持续维持高位的概率仍偏大;二是从期限溢价看,年内美联储缩减QE预期强化将继续推动期限溢价上行,同时美元资产吸引力回升有利于美债供需格局改善,对期限溢价有部分冲销作用;三是从未来实际短期利率预期看,依旧维持低位的概率偏大。 预计中长期内美债收益率将回归下行趋势。 一是中长期内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一国经济体的资金成本负担能力,疫后美国劳动生产率趋于下行,将不支持国债收益率走高;二是新世纪以来每次大危机冲击后劳动生产率下降,导致经济回归正常增长后国债收益率不升反降,此次新冠疫情也正在经历相似的进程;三是美国短期通胀压力较大,但中长期通胀水平或趋于回落、回归温和,对美债收益率的支撑趋弱。 美债利率上行和年内美联储缩减资产购买规模,对中国利率的影响或有限可控:一是本轮中美利率均有所上行,对经济复苏和通胀预期的消化程度好于2013年5月释放削减QE信号前夕;二是本轮经济复苏和通胀走势,仍面临疫情不确定性的冲击和扰动,美联储退出刺激性政策较谨慎;三是目前中美利差仍处于“舒适区间”,尚有缓冲安全垫;四是预计央行政策经验更趋丰富,调控市场流动性能力增强。 预计年内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先高位震荡,后小幅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