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证券-利率债半年报:2021年上半年债市运行概况-210621

《渤海证券-利率债半年报:2021年上半年债市运行概况-210621(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渤海证券-利率债半年报:2021年上半年债市运行概况-210621(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上半年债市走势截至2021年6月11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53bp。 整体看上半年债市经历4个运行阶段,(1)1月4日-1月22日,在去年11月永煤事件导致的资金面宽松背景下,1月上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3.1%-3.2%区间波动震荡;(2)1月25日-2月18日,为打消市场对宽松的一致预期,1月末央行公开市场投放不及预期,投资者担忧货币政策收紧,资金利率快速飙升,DR007最高冲高到3.16%,R007最高冲高到4.83%,市场出现小钱荒,10年期国债突破3.2%。 春节期间海外疫情控制能力及疫苗接种进度超预期,叠加海外大宗商品涨价,市场对通胀担忧明显,美债利率大幅上行,10年期国债冲高到3.29%。 (3)2月19日-6月1日,债市走出了超预期的小牛市,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央行对流动性的呵护逐渐削弱了市场对资金面及供给压力的担忧;2.政策层面持续对大宗商品价格的调控态度,有效缓解了市场对因PPI上升会引发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3.市场整体对债市偏观望和谨慎的态度,导致利率债配置不足;4.信用收缩背景下可投资产范围的收窄带来的资产荒。 (4)6月2日-6月11日,随着5月底以来资金面的边际收紧叠加政府债发行速度的加快,引发市场对后续流动性及供给压力的担忧,使得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所走高。 上半年债市运行逻辑1、【杠杆转移】疫情影响下,2020年中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使得中国的居民、政府和企业部门杠杆率水平进一步抬升。 随着国内疫情的消散,经济恢复增长,政策侧重控制宏观杠杆率。 与此同时,美国为刺激经济,财政杠杆率仍保持在高位,且供需错配的背景下,中国可以获得较高的贸易顺差,海外的流动性流到国内,中国借此施行杠杆转移。 由此可以看到,近期政府债发行节奏较慢,城投及地产融资趋严,且受对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居民杠杆率也有所降低。 目前国内控制宏观杠杆率以初见成效,2021年第一季度宏观杠杆率为276.8%,继2020年第四季度下降1.6个百分点后再下降2.6个百分点。 2、【稳货币+紧信用】剔除春节前小钱荒的扰动外,上半年整体资金面较为平稳宽松;社融增速从去年11月份开始波动回落。 上半年整体呈现出“稳货币+紧信用”的格局。 3、【资产荒】我们认为,造成资产荒的原因有:1.可投资产供给减少:(1)非标,今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预计信托贷款将持续压降。 (2)企业债,城投和地产融资受到政策限制,导致新增规模收缩,叠加近期审核政策变化影响等,企业债净融资额下滑明显。 (3)政府债,今年政府债发行节奏整体偏慢,主要由于全年经济稳增长压力不大,政策侧重控制宏观杠杆率和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2.机构风险偏好降低:持续爆发的信用风险事件,使得机构整体避险情绪较高,城投债相对受到追捧,使得整体城投债信用利差持续被压缩。 下半年债市投资观点我们认为,2021年下半年在外需拉动力趋势性下行的同时,内需恢复的力度尚存不确定性,“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牢固”的基本环境还未明显改善。 另,下半年随着高基数效应的减弱,政府债发行提速下,社融增速回落速度有望缓和;但政策在侧重控制宏观杠杆率和防范地方债务风险背景下,地产及城投融资趋严,信用仍呈现出分化的格局。 综合来看,货币政策仍将以稳为主,趋势性收紧和放松的概率均不高。 债市后市大概率以震荡为主,仍需关注地方债供给进度,通胀走势,资金面扰动及信用风险事件可能带来的影响。 风险提示疫情发展超预期;改革进度不及预期;经济数据超预期;不确定性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