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证券(香港)-港股策略:贸易争议加速市场开放-180412

《中投证券(香港)-港股策略:贸易争议加速市场开放-18041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投证券(香港)-港股策略:贸易争议加速市场开放-180412(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加快落实开放金融市场。除日前宣布将放宽汽车企业的外资持股比例,以及大幅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外,人行行长易纲进一步宣布6项开放金融领域的措施将于6月底前落实:
取消银行及资产管理公司,单一持股不超过20%、合计不超过25%的比例限制。
放宽证券、基金、期货及人身保险公司的外资持股上限由49%放宽至51%,3年后不再设限。
不再要求合资券商要有至少一个证券公司股东。
扩大互联互通每日额度4倍。
外资保险经纪经营范围与中资机构一致。
外国机构投资者可经营保险代理及公估业务。
其实吸引外资进入内地的金融领域,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及资产管理领域等措施早前已公布,昨日仅重申及总结。本港上市的银行及保险公司包括汇控(5)及友邦(1299)等明显受惠内地金融领域开放,经营范围扩大将推动它们的业务增长。另外,外资持股限制放宽将吸引外资增持内地银行及券商等金融机构,加快业务发展。
扩大互联互通额度增加流动性。较令人惊喜的是扩大互联互通每日额度4倍,由5月开始,北向额度由现时的130亿人民币提升至520亿人民币;南向由现时的105亿人民币扩大至420亿人民币。象征意义或较实际为大,自2014年11月开通以来,南下港股通仅于2015年4月,有2天尽用每日额度;北向沪深股通更从未用尽每日额度。A股纳入MSCI指数初期将增加成交金额,但倍升的机会很低。增加额度或可提升外资对内地股市流动性的信心,短期对港交所(388)盈利提振则有限。
贸易争议加速市场开放。但过去两天,内地连续两天公布多项开放市场措施,并回应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指控,令贸易战忧虑大幅舒缓。早前中美因贸易争议不断将进口关税范畴扩大,令部份投资者忧虑最终演变成贸易战打击环球经济。可是,加快开放市场属意料之外的利好因素,将增加外商投资及支持经济增长,有利股市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