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证券-信用债专题研究:地产债违约风险有多大?-180530

《新时代证券-信用债专题研究:地产债违约风险有多大?-180530(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证券-信用债专题研究:地产债违约风险有多大?-180530(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根据上交所信息,5月30日,房企合生创展2018年非公开发行31亿公司债被中止。5月28日,碧桂园拟发行的200亿公募债也被中止。市场上不断有对地产债违约表示担忧的声音。那么,地产债违约的风险究竟有多大?
2018年将有大量地产债面临到期与回售的压力,并且受监管政策的影响,房企发债难度有所提升。此外,2018年一季度商品房销售增速回落,部分发债主体现金回笼显著放缓,对偿债能力造成影响。利差方面,房地产行业利差在2017年迅速走阔,2018年略有回落,但仍然维持在高位。评级较高的地产龙头现金流较充足,违约风险较小。对于评级较低的企业来说,不论任何行业,均具有一定的违约风险,建议保持谨慎。
地产债发行规模略有回暖,以高评级为主
地产债发行规模在2015、2016两年迅速扩大,于2017年大幅减少。2018年第一季度,地产债发行规模较2017年有所回暖,但依旧保持在较低水平。1-4月,地产债共发行1659.6亿元,同比增长89.82%。但仍不及2016年同期的四成。目前,受监管政策的影响,房企发债审批尺度仍然较为严格,且随着投资者对地产债相对谨慎,地产债发行利率显著上升,企业发债较困难。2018年第一季度,发行的地产债主要以高评级为主。
到期与回售的压力较大
今年有大规模地产债面临到期或回售压力。由于地产债发行方式大多以3+2或者2+1等期限结构为主,在2015、2016年大规模发行的地产债将在2018、2019年进入回售期。2018年4月底,企业债收益率较2015、2016年普遍上行。市场利率提升,导致投资者选择不回售的机会成本增加,且市场对地产债违约担忧的情绪升温,进一步加大了地产债的回售压力。而且,2016年下半年开始的金融监管和去杠杆限制了地产企业再融资能力,导致部分发行主体资金紧张,将会推升信用风险。
商品房销售量增速回落,房企偿债能力削弱
自2016年之后,受到房地产调控的影响,我国商品房销售额与销售面积增速逐年回落。2018年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额增速降至10.42%,较2017年全年增速回落3.25个百分点;销售面积增速降至3.63%,较2017年回落4.03个百分点。行业销售收入整体下滑的背景下,部分发债主体现金回笼显著放缓,对偿债能力造成影响。如果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保持定力,销售收入增速短期难以出现回升。
高评级房企短期债务覆盖率较高,兑付能力较强
高评级房企整体资金充裕。在政策调控以及竞争加剧的环境下,房地产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资质较好的房企具有相对充足的货币资金,覆盖短期债务的能力较好。我们找出主体评级为AAA级的上市房企,短期债务覆盖率超过3倍以上的企业占样本总数的53.57%。整体来看,高评级房企在手资金大多较为充裕,偿还短期债务的压力不大。
地产债行业利差维持高位,整体风险可控,需注重个券资质
房地产企业的行业利差在2017年迅速走阔,2018年一季度年略有回落,但仍然维持在相对高位。2018年5月25日,AAA级地产债行业利差为96.75bp,AA级地产债行业利差为216.15bp。对于房地产龙头企业来讲,本身现金流与回款能力较强,仍具有一定的配置价值。对于评级较低的地产债而言,需要看个债的资质,如果资质较差,需警惕风险。
风险提示:监管力度持续加大、经济超预期反弹、违约事件频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