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前海证券-非银行业周报:沪深交易所“组合式”降费,非银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221225

《东亚前海证券-非银行业周报:沪深交易所“组合式”降费,非银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221225(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亚前海证券-非银行业周报:沪深交易所“组合式”降费,非银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221225(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行情回顾
本周(12.19-12.25)证券、保险和多元金融板块涨跌幅分别为3.5%、-2.3%、-4.1%。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涨跌幅分别为3.85%、-3.94%、-3.69%,沪深300涨跌幅-3.19%。证券、保险、多元金融板块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分别为-0.4%、0.9%和-0.88%。2022年年初至今,证券、保险和多元金融板块分别下跌28.0%、8.2%、21.7%。
核心观点
证券: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12月23日,沪深交易所发布关于减免2023年度相关费用的通知,减免的范围包括:上市公司上市初费和上市年费、交易单元使用费、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网络投票服务费等。同日,中金所、上金所等也发布了相关“减费”措施。本次降费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定调稳增长政策延续,2023年券商有望受益于扩大内需所带来的经济修复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强化。目前,券商板块仍处于历史低位。建议关注业绩具有韧性的龙头券商或具有长期成长逻辑的特色券商。
保险:负债端:上市险企11月保费收入数据公布。寿险1-11月累计原保费增速排序如下:太保寿险(+6.6%)>新华保险(+1.1%)>中国人寿(-0.3%)>平安寿险(-2.5%)>人保寿险(-4.0%)。各险企寿险保费收入仍呈现分化状态,推测是由于各险企年底冲刺或准备开门红节奏不同,策略差异所致。太保寿险表现优异,或得益于公司返还型医疗险产品“爱享金生”销售较好,并推出新产品“顶梁柱”收入补偿险,进一步提升公司获客能力,加强年末业绩冲刺。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人保预计侧重于2023年开门红销售工作,11月保费有所承压。财险1-11月累计原保费增速排序如下:太保财险(+11.6%)>平安财险(+10.9%)>中国财险(+9.2%)。受疫情及消费低迷影响,11月乘用车销量增速同比由正转负。车险保费收入增速持续回落,中国财险11月单月车险保费同比+0.8%。
资产端:长期国债利率上行叠加优化防疫政策和地产融资政策出台,险企资产端有所改善。随着宏观经济预期转好,权益市场回暖,险企投资收益有望进一步回升。
流动性:本周央行实现逆回购净投放7040亿元。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长期逻辑清晰,大财富管理业务具备优势的东方证券;区域特色鲜明,投行业务具有差异化优势的国元证券。相关标的:行业整体业绩承压时依然拥有较好业绩表现,稀缺性及独特性凸显的东方财富;资管业务较为强势的广发证券;发力银保渠道,个险渠道改革稳步推进,三季度NBV同比由负转正的中国太保;人力逐步趋稳,各业务指标下降幅度远低于同业的中国人寿。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恶化、中国经济压力增大、长期利率下行超预期。